-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物理—社会”在物理教学中结合
“生活—物理—社会”在物理教学中结合
【摘 要】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物理教学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这种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物理新课标中也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真正形成教师利用教材教学生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局面,这样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 物理 社会 走进 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物理新课标中也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一、从生活走进物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①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例如:雷电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下雪不冷消雪冷;骑车上坡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这对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帮助很大。在讲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我就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学生提出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想到的一些问题,例如: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能把地球翘起来,这可能吗?家中门的把手为什么安在门边缘处?然后我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老虎钳子、剪布用的剪子、理发用的剪刀、钓鱼杆、杆秤、天平、起子等,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别说出如何使用然后运用杠杆平衡原理,引导学生自然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这种教学虽费时费力,但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课堂效果很好,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②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有的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在坐火车或汽车时,在车站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它非常了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经验,对学习摩擦方面的有关知识帮助很大。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求总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③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布置一些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液体压强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能像巨人一样工作,这么大的力是怎样产生的呢?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即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①开创课堂社会探究模式
社会探究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对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真实的探究过程,学生应学会给这些问题定义,学会和别人一起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以及在尽可能多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作为中学生我们的要求不可能这么高,我们可以以课堂作为舞台,创设课堂上小社会环境,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语义演变及其内在联系.doc
-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doc
- “班妈妈”和她孩子们.doc
- “班班通”平台下教师应当具备信息素质研究.doc
- “理实一体化”在职教会计课程教学中实践.doc
- “班班通”——高效课堂建设左膀右臂.doc
- “瓦岱勒”教育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启示.doc
- “理解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doc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教学新策略.doc
- “生动课堂”是历史教学“有效”前提.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4月20日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参考.pdf
- 中层竞聘面试题目答案.doc VIP
-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软件:PLEXOS二次开发_(4).电力系统优化理论.docx VIP
- 传染病、消毒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1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软件:Xpress二次开发_(3).电力系统优化问题的数学建模.docx VIP
- 中建钢筋精算管理操作手册.pdf VIP
- 电商仓库主管月工作总结.pptx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版)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