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课件

主要内容: 一、骨筋膜室综合征 二、挤压综合征 三、隔室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的联系 一、骨筋膜室综合征 1.定义 2.病因 3.病理 4.症状和体征 5.诊断要点 6.治疗原则 7.预防 1.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与肢体特定的解剖结构有直接关系。肢体由骨干和深筋膜组成封闭的坚韧筋膜室,内有肌肉、血管和神经通过。前臂和小腿都是由双根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组成筋膜室,结构更为坚韧,没有伸张余地,外伤造成骨筋膜室压力增加容易压迫血管,造成肌肉、神经缺血、坏死,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1.2 骨筋膜室综合征 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苍白、感觉异常、无脉、瘫痪以及被动牵拉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2.病因 2.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  (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  (2)严重的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长时间的压迫。 2.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   (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  (2)损伤、挫伤、挤压伤、 Ⅱordm;~Ⅲordm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   (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3.病理 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使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神经缺血、缺氧。因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置将发生:   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 在严重缺血早期,肌肉尚无坏死或少量坏死,若此时立即进行治疗,重建血液供应,可避免发生大量肌肉坏死,恢复后不影响肢体的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持续以致有较多的肌肉坏死。此时开始治疗,恢复血液供应尚可恢复,但由于肌肉坏死较多,虽经纤维组织修复,但将发生瘢痕挛缩及神经损坏,发生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 3.坏疽缺血不能纠正,大量肌肉发生坏死,已无法修复,只能截肢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濒临缺血性肌挛缩阶段或稍稍重些。 4.症状和体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可有“5P”,即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s),无脉(Pulseless),瘫痪(Paralysis)以及拉伸骨筋膜室时产生的疼痛(Pain)。 疼痛(Pain),早期疼痛特点呈进行性,在肌肉完全坏死之前持续加重,不因骨折固定或止痛药而减轻,被动牵拉痛,晚期由于神经功能丧失则无疼痛。 苍白(Pallor)或紫绀,早期可出现紫绀、大理石花纹、肿胀按之硬实等,晚期由于动脉关闭出现皮肤苍白。 感觉异常(Paresthesias) ,受累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过敏或迟钝,晚期感觉消失。其中两点分辨觉的消失和轻触觉的异常出现较早,有诊断意义。 肌肉瘫痪(Paralysis),患肢肌力起初减弱,活动无力,进而功能逐渐消失。 无脉(Pulseless),组织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虽然小动脉关闭,或许尚不足以影响主要动脉,并可在肢体远端扪及动脉搏动和毛细血管充盈,但若任其发展,组织内压继续升高,则会逐渐出现无脉。 5.诊断要点 ①外伤后肢体肿胀严重,剧烈疼痛; ②被动牵拉试验阳性; ③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 ④测压时骨筋膜室内压明显升高。 以上是骨筋室综合征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中,被动牵拉痛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应仔细检查可疑病人。 6.治疗原则 ???? 通过手术的办法将筋膜腔打开减压重新恢复其微循环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而且要在发生不可逆缺血之前。强调所有筋膜腔均要切开、切口要足够长。 ??? 1.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贵在一个早字。     关于切开的时机目前相当多的医生相对保守,倾向于打开敷料、抬高患肢、甘露醇脱水及七叶皂苷钠减少渗出等,虽然不至于导致肢体畸形病废,但往往造成肢体的广泛水疱及散在的皮肤甚至更广泛的皮下和肌肉坏死,二期清创后形成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给病人造成较大的肢体残疾及心理负担。     2. 及时有效的治疗 ??? 骨筋膜室综合征唯一的防治手段就是在其加重之前、在肌肉发生缺血性改变尚可逆转之前即给予有效的减压治疗。一旦发生严重缺血持续超过6 h即无逆转可能,此时无论采取任何方法均无效,故须争分夺秒地处置,不能拖延等待观察。但问题是出现缺血的时间或程度并无明确的分界线或准确的判断指标;个体对缺血的耐受性也不一样。因此,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其发生发展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是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医生对其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并注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