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多年来关于益母草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ocVIP

我国近多年来关于益母草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近多年来关于益母草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oc

我国近40多年来关于益母草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药用部分是干燥或新鲜地上部分,益母草是一味古老的中草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着作均有记载。   益母草性微寒、味辛、微苦,归心、肝、膀胱经,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肿之功效。古时常用于妇科疾病,故名为益母。益母草中含有生物碱、二萜、阿魏酸、挥发油、黄酮类[1]、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医学究表明,益母草具有抗血栓、利尿、抗诱变、兴奋子宫、抗炎镇痛[2]、改善淋巴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过敏性紫癜、肾病[3]前列腺增生[4]等多种疾病,又由于它含有硒和锰等微量元素,可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及抑制癌细胞增生,又有养颜功效[5].   益母草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 0. 6 ~ 1. 8 m.茎方柱形,有倒向糙伏毛。根出叶近圆形,有长柄,叶缘 5 ~9 浅裂;中部叶掌状 3 深裂,裂片矩圆形; 花序上的叶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稀少牙齿,最小裂片宽在 3 mm 以上; 叶片两面被柔毛。轮伞花序腋生; 花萼钟状,5 齿,前 2 齿靠合;花冠红紫色或淡红色,长 1 ~1. 2 cm,筒内有毛环,上下唇几等长; 雄蕊 4,二强; 子房 4 裂,花柱着子房底。小坚果褐色,三棱形。花期 6 ~9 月份,果期 9 ~10 月份。   益母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全世界该属物种约有 23 个种和 5 个变种,在全球呈现离散分布,多数种分布于欧洲、亚洲等温带大陆,少数种在美洲、非洲各地逸生,我国有 12 个种和 1 个变种,多为野生,全国各地均有分布[6 ~7].中药用药的主要植物为益母草,是《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其他涉及药用的还有: 白花益母草、紫花益母草、细叶益母草、大花益母草、欧益母草、灰白益母草等。黎耀东等[8]研究发现,各地野生益母草生物碱的量差异很大,质量受产地、品种、采收期及部位的影响,以正品及花期时益母草含生物碱的量最高,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高低顺序为叶、花序、茎、果,采收时应予以重视。   对我国近 40 多年来发表的益母草文献,分学科分布、文献的年限分布、期刊分布、刊载文献的集中与分散、研究部位文献等进行了计量统计。目的是通过对益母草研究现状的分析,给读者提供益母草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相关信息。   文献收集: 益母草有关的文献是在 2014 年 5 月在中国知网检索所得。通过输入主题词“益母草”,检索到 1958 年~ 2014 年 的相关记录共 6028 条,剔除重复及非研究文献 ,共检索得益母草研究文献 279 篇 .这些文献反映了我国益母草研究的主要成就及趋势,其内容涉及基础研究、栽培研究、综合应用文献分析:   1 益母草文献学科分布的分析   1958 年以来,共检索到益母草的研究文献 279 篇,年平均文献量为 4. 98 篇 .对其所涉及的文献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 1.   由表 1 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占的比例最大,占 54. 5%,其中含量测定有 104 篇,占基础研究的 68. 4%; 综合应用次于基础研究,占总研究文献量的 44. 4%,说明我国在对益母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研究中,含量测定文献为 104 篇 ,占 68. 4%,为益母草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取方法文献为13 篇,占8. 6%,可见在益母草的提取方面我国的研究不多; 栽培方面的文献为 3 篇,可见多年来我国在益母草栽培方面的研究较少; 综合应用中,药理作用 31 篇,占 25%,临床应用 93 篇,占 75%,可见益母草在用药方面研究有一定的经验和价值。   2 益母草研究文献的年限分布   统计结果表明,1958 ~1968 年共发表益母草文献 3 篇,占文献量的 1. 1%.1969 ~1979 年共发表 3 篇 ,占总文献量的 1. 1%,与 1958 ~1968 年的相同,1980 ~1990 年共发表文献 9 篇 ,占总文献量的 3. 2%,是 1969 ~ 1979 年的 3 倍 ,1991 ~ 2001 年共发表 49 篇,占总文献量的 17. 6% ,2002 ~2012 年共发表文献量 188 篇,占总文献量的 67. 3% 是 1991~ 2001 年的 3. 8 倍,2013 ~ 2014 共发表 27 篇,占文献总量的 9. 7%.数据表明,1958 ~ 1990 年,对益母草的研究相对甚少,在 1991 年后逐步加大对益母草的研究。从表 2 可以看出,在栽培研究中,2002 年以前都没有研究文献,2002 ~2012 这 10 年内也只有 3 篇,主要是因为 2002 年以前是益母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