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旧城区邻里场所营造
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旧城区邻里场所营造
摘要:简·雅各布斯认为,要弄清楚城市表现出来的神秘莫测的行为,就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仔细观察最普通的场景和事件。21世纪的中国“未富先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将
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活状态。本文意在以老龄化为背景,探讨滨水旧城区改造要素。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邻里场所
Summary: Jane Jacobs, to figure out the city manifested mysterious behavior, it is necessary departure from everyday life, carefully observe the most ordinary scenes and events. 21st century is not rich first old day-to-day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elderly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as a whole.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aging as background,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front reconstruction of old urban areas elements.Keywords: aging society; aged at home; neighborhood places
中图分类号:U41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正文: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过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将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联合国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当5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2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4%时,即可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六谱显示我国26个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数比例超过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状态将是未来整个中国的生活状态
目前中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以及居家养老。完全由家人照顾老人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的传统;机构养老在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正在逐步完善,而居家养老则是我国近年来针对“未富先老”的国情提出的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在城市呈弱化趋势,目前中国家庭规模正向两人户、三人户发展,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相对应的,子女长大后从父母身边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大量出现。家庭形式的改变使家庭养老的功能和效果进一步减弱。
机构养老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完善:1)供需矛盾突出;2)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3)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
21世纪居家养老生命质量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有社会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是一个由老年人—家庭—社区—社会组成的完整体系。
城市旧城区的改造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旧城区改建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改善民主和改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旧城的改造需要公众的充分参与,为人民争取最大利益是改造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尤其21世纪的中国是老龄化社会,为老年人争取最大的利益是成功改造旧城区的必要条件。
老年人居家养老背景下城市旧城区的改造要注重邻里场所的营造
老年人居家生活最怕的就是孤独,有人情味、有意义的邻里场所空间的营造是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必需。
邻里场所—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
人是自然和文化世界的主体;社会生活包容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物质与观念、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相互关系;邻里场所是街区内部众多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一。邻里场所与街区居民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前者是后者的容器,后者是前者的内容。街区文化又往往是一个城市社会文化的浓缩,使街区文化得以展开,并良性影响其他方面的运转是邻里场所塑造的价值初衷。邻里场所作为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塑造时具体表现为:
邻里场所空间的社会性:街区内的所有人都可以免费共享;
邻里场所空间的文化性:体现地方风俗与艺术;
邻里场所空间的识别性和归属感:体现街区特色,可以是历史文化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房屋沙漏问题所采用灌浆技术分析.doc
- 基于承租人角度电网建设融资租赁决策评价.doc
- 基于技术创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拓展.doc
- 基于手段—目链方法私人银行市场细分研究.doc
-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其他产业关联性分析.doc
- 基于扶持弱势群体企业社会责任探析.doc
-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探讨.doc
- 基于手机二维码零售营销策略研究.doc
- 基于投入产出表信息产业及其网络效应分析.doc
- 基于持续发展理念城市交通规划探讨.doc
-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数字化改革路径与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小学物理教学中的机器人辅助实验现象观察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实践与探索.docx
- 厨房用品电商仓储配送模式创新与用户体验提升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目标动态调整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农业大棚物联网系统设备选型与性能评估.docx
- “双减”政策下的2025年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评价改革报告.docx
-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案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实验操作的高中物理实验能力提升策略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