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有多难一件无须疯狂小事.docVIP

“养孩子”有多难一件无须疯狂小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孩子”有多难一件无须疯狂小事

“养孩子”有多难一件无须疯狂小事   你以为那曾被认为简单的小儿科依旧“小儿科”吗?如今养孩子这件事儿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疯狂,当崔大夫被推上“神坛”,也是因为大家开始关注小儿科的那些大道理了。   BQ=《北京青年》周刊C=崔玉涛   “写育儿百科?我不去追求这个噱头”   BQ:几乎每个有小孩的家庭都有一本育儿百科,您是儿科领域的权威,如果您出一本这样的大部头全书,一定也会受到追捧的。   C:我想,自己并没有能力写出百科式的育儿全书,一定要写的话,不免要去抄一些东西。抄的不对,那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不愿去追求这个噱头,把我关注并且擅长的领域给大家讲清楚就够了。   BQ:所以,我们看到了这套充满新意的《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虽不百科,但却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大家都关注也是最容易出现误区的十大方面?   C:毕竟大部分的家长都不是医学专业的,希望在短时间了解另一个行业的知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充分阅读,因此形式就非常重要。我们特意找专业人士设计出漫画的形式,生动的图像本身就很有信息量,再配以适量的文字,可以很快明白我表达的核心意思。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不在所谓神坛上”   BQ:曾经抢救了澳大利亚籍仅重789克的早产儿,并被《泰晤士报》报道,两年后孩子的父母重返中国感谢您,“神坛上的医生”大抵由此而起,同时随着您在专栏、微博等公共平台传播先进理念,“崔玉涛说”在众多家长心中有了标准的含义。   C:我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儿科医生”,而其他所有的称呼我都无所谓。无论被人如何评论,我只是在告诉大家我认为对并且有道理的东西。现在商家对家长的引导太严重了,道出儿科医生中立看待的结果,对家长很重要。   BQ:您的“纵向医学管理”经验,也为这种中立和科学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C:我曾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那时的注意力在疾病上面。我的专长是早产儿救治,但问题在于孩子以后怎么样,我们不太清楚,不知道该改进什么。在和睦家的12年,实行“纵向医学管理”,怀孕、生产,孩子出生后的健康评估及疾病处理都在这里进行,那么怀孕、生产中的个性问题,孩子各阶段的不同状况,我们都了解,这都可以反过来检验我们之前的方法是不是最合适的。由我来做健康管理,则无论什么问题,都在我这里集中,经过我的评估判断,再找相应专家介入,则评判相应更准确,专家也更合适,也更容易找到病根。据此可以提醒家长以后更应该注意什么。很难有科研文章来描述这种纵向状况。而这12年我对孩子生长发育的了解,可以说超过在儿童医院的那15年。   “有些问题说鸡毛蒜皮都嫌大了,家长的焦虑可见一斑”   BQ:现在的家长多是焦虑的,别家的孩子会站了,会叫妈了,都会给那些还没达到的人家造成压力。您在这方面的体会应该更强烈吧?   C:有个妈妈带孩子来检查,拿出一张A4纸,正反面用小五号字写满了问题,前后没有逻辑关系,她肯定没仔细琢磨,只是一种不问不踏实的心理。这源于和别家孩子的不当比较,有些问题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嫌大,完全被周围压得喘不过气。这种养孩子的焦虑让人恐怖。   BQ:广告告诉我们,大家都要补钙,小孩子自然不能跌倒在补充维生素的起跑线上,您怎么看?   C:中国最棒的广告就是钙,微量元素重要,但是宏量元素更重要,它们要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之上吸收,一种补多了,会导致整体的不平衡。在喝奶吃饭正常的情况下,我不主张额外补充钙等维生素制剂。有个孩子10个月出现营养不良,我问父母是怎么喂孩子的?回答说:“吃得好着呢,每天补好多种维生素,都是从国外买的,他不爱吃饭,但补了这些我想问题也不大吧?”本末倒置,由此可见。   “不要与别人比,个体化的营养和发育评估更重要”   BQ:按您的说法,现在流行的所谓微量元素检查,根本就没有必要?   C:美国的同行告诉我,全美只有十个左右的微量元素实验室。我很惊讶,他们认为这是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取血的器械和消毒的材料,不能含有任何微量元素,而我们消毒用的碘酒、酒精都是含有的。其次先取的血要挤掉,后面的才能用,而且要充满容器,不能含有空气,因为空气中也有微量元素。其实我们并不能直接测出微量值,是通过媒介来折射出比例而已,这个过程,差之毫厘会谬之千里。现在大多数的医院测量是通过采集指血,我前面提到的问题不说,仅是挤压指血混入的组织液就会干扰结果。   BQ:如果体外化的实验不必要,那通过什么来衡量孩子的生长发育呢?   C:白纸黑字的体外化实验是苛刻的,未必对每个孩子有用,现在的科学风气是要推动个体化营养以及个体化的发育评估。家长可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2006—2007年推出的生长曲线来衡量;而出生体重不同,在生长头一年,衡量每个孩子的标准就有差异。同时长牙的时间,能爬能站等发育状况与遗传也有关系,和别人比并没有意义。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