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与“换”妙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删”与“换”妙用

“删”与“换”妙用   摘 要: 人教版七下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人物群像的描写。教学本文要扣住人物描写这个重点,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描写的生动逼真,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作者在优青赛课时指定上的就是这篇课文,现整理几个教学片段作概述及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删词 换词 形容词 动词   片段1:   师:熟读课文,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   生1:福楼拜有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生2:福楼拜的声音特点是“洪亮”。   (注:我一惊,他丢掉了“特别”二字,这不在我的备课之中,很显然,他认为这个词无关紧要。我没有打出设计好的幻灯片,因为我即将打出的答案和他不一样,他说的是“洪亮”,而我的是“特别洪亮”。我该怎样跟学生解释这细微的差异呢?我扫视了一下全场,问:“是这样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而我是明白这个词的重要意义的,但是学生不知道。遇到了突发事件,我要把握好这件事,让学生明白这个词体现了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怎样让他们知道这个词很重要,不能删掉呢?我边向学生提问边争取时间思考解决的方法。)   师:是洪亮吗?只是洪亮吗?   (孩子们睁着疑惑的眼睛看着我,蹙眉沉思,教室里霎时寂静,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评委们也都疑惑地看着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许在我之前上课的老师没有遇到这个问题,或者他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我心想如果我能处理好这个问题不是能给本节课增加亮点?为了不耽误太多的时间,我做了一点提示。)   师:“洪亮”前你们少了什么词语啊?   生恍然大悟:特别。   我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删”字。   师:刚才你们把这个词删掉了,大家觉得这个词可有可无。大家想想,如果删掉这个词表达效果会怎样?与原句有区别吗?   (孩子们陷入沉思,没有人敢举手回答。评委们也在等着孩子们的表现和我的应对。这时我的朗读派上用场了。我先是读了一遍“洪亮”,再读“特别洪亮”,把“特别”二字读得很响亮。受了我的启发,立刻就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   生1:删掉后效果不一样,洪亮的程度不一样了。   生2:对,删掉后只是一般的洪亮,而“特别洪亮”强调了怎样洪亮,洪亮的程度。   师:说得太好了。这个词强调了洪亮的程度,也就是说“特别”是副词。是表达什么的副词?   生齐答:程度。   师: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个词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吗?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突出强调。   师:那这个词能不能删掉呢?   生热情高涨,响亮地回答:不能。   评析:这个环节不在我的预设之中,却带来了一个小高潮,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特别”一词体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这正是我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只不过我这节课主要分析的是形容词和动词,没有预设副词的准确性,想不到课堂上却临时出现这个问题。幸好我抓住了这个契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重难点的突破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看到评委们窃窃私语,微笑着望着孩子们频频点头,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片段2:   师:大家说说作者对谁的外貌刻画得最详细?   生答:左拉。   师:大家看横线上填的都是些什么词?   生答:形容词。   师:假如老师把这些词都删掉呢,就像你们刚才删掉“特别”一样,可不可以?   生答: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1:有了这些形容词人物外貌描写得更生动形象。   生2:更具体也更逼真了。   师:说得太好了。如果删掉这些形容词,人物描写就不够具体生动了。   师:我们来仔细品味一下这些词怎样生动形象?它怎样逼真地写出人物的特点?   师:大家来齐读这段外貌描写。   生读:中等、微微发胖的身材,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不漂亮但聪慧坚强的头颅,很发达的脑门,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像被一刀切断的鼻子,肥胖但很坚毅的脸,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的眼睛。   师: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   生1:“竖立着”让我印象深刻。   生2:“直挺挺”和“像被一刀切断”。   生3:“尖锐”和“探求”。   师:这些词让我们印象深刻。大家如果在路上碰到这样长相的人害不害怕?大家看左拉的照片。   生答:害怕。   师:那作者这样写是要丑化他吗?   生齐答:不是。   师:那是赞美他啰。作者要赞美他什么特点呢?   师:我们再看这些形容词,“竖立着、直挺挺、尖锐的”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1:感觉很有力量。   生2:感觉他很有个性,与众不同。   生3:他很坚强,有种不服输的力量。   生4:他是一个坚强不服输的人。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看看书上有没有说他坚强的词语。   生1:有,作者说“不漂亮但聪慧坚强的头颅”。   生2:还有“肥胖但很坚毅的脸”。   师:说得太好了,通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