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溶脂研究新进展
二氧化碳溶脂研究新进展
减肥塑形一直是爱美人士关注的焦点,也一直是医疗美容的一大课题。虽然脂肪抽吸术在临床上已经应用多年,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术式,存在疼痛、出血、感染,甚至脂肪栓塞等风险。因此,多年来专家学者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微创或者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减肥塑形,如:皮下注射磷脂酰胆碱溶脂[1]、激光溶脂[2]、超声溶脂[3]、射频溶脂[4]等。这些方法都确实有溶脂效果,但是都未从根本上体现出优越于脂肪抽吸术的特性,因此这些方法都无法代替脂肪抽吸术,而是常常作为脂肪抽吸术的辅助手段。二氧化碳疗法(Carbon dioxide therapy,CDT)是最近新兴的一种溶解局部脂肪的微创疗法,即用二氧化碳经皮肤注射治疗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5]。自从Brandi 等[6]报道用二氧化碳溶解腹部、大腿、膝部等处的局部脂肪收到良好效果后,在世界范围内即掀起了研究二氧化碳疗法的热潮[7-8]。
1 发现背景及研究现状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在含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温泉中泡温泉后皮肤变得红润光滑。现在的医学研究用多普勒超声仪观测到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浸润皮肤,刺激皮肤浅层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微循环所致[9-10]。最早的二氧化碳疗法可以追溯到1932年的法国,那时的医师用二氧化碳来治疗血液阻塞性疾病[6]。Brandi 等[6]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中详细地记录了用二氧化碳溶脂的治疗过程:48名女性,平均年龄34岁(24~51岁),于1998年11月~1999年5月,用二氧化碳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3周,共6次。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分别测量患者的腹围、腰围、膝围尺寸,二氧化碳注射后这些地方的最大围度尺寸明显减少。在随后的研究中,Brandi 等[11]于2004年发现二氧化碳疗法应用在脂肪抽吸术引起的局部皮肤不平整上能改善皮肤的弹性。国内有学者刘乃军[12]于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自行设计,采用超大剂量二氧化碳气体注入皮下脂肪,包括深层横行筋膜下脂肪。临床应用107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6岁(23~51)。每周1~2次,4~6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不少于6次),3个疗程后收到良好的瘦身塑体效果。Lee[13]在2004~2008年期间对101位女性进行二氧化碳溶脂治疗,每周1~2次,至少治疗5次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Ferreira等[14]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相对盐水对照组用二氧化碳注射过的老鼠能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对比皮内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皮内注射能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除了溶脂,二氧化碳疗法在治疗血液疾病[15]、间歇性跛行[16]、慢性伤口溃疡[17]等这些疾病方面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2 二氧化碳溶脂的机理
关于二氧化碳溶脂的机理有很多种说法,比较公认的说法有两个:①机械损伤过程:在皮下注入二氧化碳以后局部组织的压力短时间内增加,脂肪细胞机械性损伤,脂肪细胞膨胀、裂解;②二氧化碳注入局部脂肪组织内,导致局部区域二氧化碳分压上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与细胞周围的水分迅速结合成H2CO3, H2CO3分解为H+和HCO3-,H+使得细胞周围微环境pH下降,酸度升高。局部微环境的酸度升高致使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皮温升高,加速了脂肪代谢过程。Sonmez 等[18]发现注射二氧化碳能刺激局部的毛细血管生成。增加的毛细血管意味着更多的血流灌注,加速了脂肪代谢过程。另外局部微环境pH的降低,使得氧解离曲线右移(波尔效应,Bohr effect)。根据波尔效应,血液pH值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使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降低,在任意氧分压下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均降低。这样局部微环境将得到更多释放的氧,促进了脂肪细胞生理性氧分解过程。其它的机理还有脂肪细胞机械性损伤后引起创伤应激反应,致使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这些激素的增加都可以通过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使得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产生增加,继而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可使得脂肪分解的关键酶-激素敏感的三酰甘油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HSL)磷酸化激活,从而使三酰甘油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而注射二氧化碳后局部微环境酸度的升高致使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这些局部堆积的脂肪酸很容易就被转移到血液中,与血清清蛋白结合,然后被运送到心、肾、肌肉等进行β氧化和三羧酸循环,完成脂肪代谢过程[19]。国内学者郑孝勤[20]认为除了以上的溶脂机理外还有一个,即:注射二氧化碳到脂肪细胞组织以后,瞬间的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组织间酸度上升,氧解离加速影响或损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他卡在老来得子边缘!他要感谢我!”.doc
- “以人为本”在小学校设计中体现.doc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应用.doc
- “体制外”家庭医生.doc
- “假字典”背后是教育情怀失落.doc
- “元素教学法”在哈萨克族剧目教学中运用.doc
- “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在医院中实施探讨.doc
- “兔女郎”邢翠翠风中亮出自己旗.doc
- “免费噱头”,得不偿失伪营销.doc
- “全媒体”谋略长线操作.doc
- 【高华证券-2025研报】箭头制药公司(ARWR):第46届全球医疗保健会议——关键要点.pdf
- 【Bernstein-2025研报】耐克和阿迪达斯:宝胜- 5月的连续改善.pdf
- 【高华证券-2025研报】哥伦比亚:5月通胀低于预期,因节日价格正常化和租金增长放缓;年度通胀指标下降.pdf
- 【Bernstein-2025研报】联发科(2454):速评:联发科-若剔除外汇拖累,月度销售追踪略高于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预期.pdf
- 【高华证券-2025研报】Vista集团(VGL):小盘股片段:Vista集团(VGL;未覆盖):云转型加速.pdf
- 【高华证券-2025研报】法国巴黎银行(BNPP):法国巴黎银行(BNPP.PA):深入探讨个人理财业务.pdf
- 【Bernstein-2025研报】T-Mobile美国公司(TMUS):T-Mobile:西弗特仍是掌舵的合适人选.pdf
- 【Bernstein-2025研报】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BD):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第一步-流媒体公司和线性电视公司。第二步?.pdf
- 【Bernstein-2025研报】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308):台达电子月度销售:若不存在外汇逆风,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有望超预期.pdf
- 【Bernstein-2025研报】欧洲资本货物:电动革命:分化-资本货物正在离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