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敏佳)例举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教学.docVIP

(莫敏佳)例举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敏佳)例举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教学

例举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教学 南宁十五中 莫敏佳 主要内容:历史教学历来被当做“副科”,学校、学生不重视,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教学,成为历史老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把中国大历史和我们地方的“小历史”恰当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本文以几个课堂实例讲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教学。 关键词:地方史 历史教学 初中 大历史教学从宏观上以通史的形式给学生讲述历史发展的脉络,对于初中生来说跨度大,时空定位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经过多次修订后的历史教材虽然增加一些图文资料,但片中学科的“知识系统”,教材内容呆板、教条、格式化,没能从学习的需要来研究和组织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大一统的意识和政治教育功能。而地方史是本地发生的历史事件,在他们内心深处一种亲切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探寻的欲望,这样一来,会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走进历史,去探索和感受那无穷的魅力。灵渠位于桂林市北部57公里的兴安县境内,古称秦凿渠、兴安运河。主体包括铧堤、南北渠、秦堤、陡等,完整精巧,设计巧妙,通三江、贯五岭,沟通南北水路运输,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功用。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是秦朝最伟大的水利工程,秦始皇用这几十公里的水路,开始了将南越并入中国的征途,它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技术还是历史意义来说,灵渠与长城相比都不遑多让。灵渠工程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壮族的创世始祖布洛陀,“祖公”,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壮族的始祖男神,与他同时匹配的是壮族始祖女神姆六甲。布洛陀与姆六甲姆娘岩繁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布洛陀的生日,住在各地的儿孙们都回来拜寿,相约即兴哼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敢壮山歌圩。李宁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又称“左右江苏区”,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根据地之一,位于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大部地区。右江、左江是广西西部和西南部的两条大河。七十多年前,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革命前辈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威震南天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西南边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为中国革命输送了一大批的杰出人才。在创建和保卫左右江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中,韦拔群、陈洪涛、余少杰,严敏、黄冶峰等一大批革命先烈舍生取义,血洒疆场。他们用自己勇于为中国人民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浩歌。广西人民为中国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广西柳州白莲洞的柳江人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南宁市邕宁县蒲庙镇新新村九碗坡地通过课堂实践可见在常规历史教学中结合地方史对初中历史教学有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地方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有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如果学生只是对全国的大历史有所了解,面对自己生活的地区一无所知或听信民间讹传,既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更无法激起学生的爱乡之情。   其次,地方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适当补充地方史不仅是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有效补充,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径,具有双重功能。   第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部分重要地方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不高或根本不喜欢,多数是感到历史与自己无关,历史人物离自己太远,不实用。要改变这种现状,渗透部分地方史也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地方史就发生在本乡本土,有的学生已有所闻,只是不太清楚,经过老师补充点拨后,纠正了错误的认识,巩固了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兴趣自然就有了提高。   总之,将地方史引进初中历史教学,使学生从对地方史感兴趣发展到喜欢中国史,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