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医学史 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诸汉墓医书
第三,在两部脉灸经中,看不出各条经脉与脏腑有什么必然联系,即使偶有联系,也无规律可循。 第四,两部脉灸经对经脉的命名尚不统一,有些命名比较原始。 如手太阳脉称为臂泰阳脉,或称钜阳脉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 记忆歌诀(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 胱肾包焦胆肝肺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肌,属肺,从肺系横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在大拇指桡侧)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从内容来看: 《内经》的十二经脉,是在帛书十一条经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成书年代来看: 在两部脉经中《足臂》最为古朴,《阴阳》则稍晚,而《灵枢·经脉》比两部脉灸经都晚, 《足臂》《阴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 一、基本内容简介 二、出土医书的分析 1. 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 2. 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医书 《五十二病方》 三号墓出土 长31厘米 宽18厘米 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方专著。 一万余字,记载治疗52种疾病的方剂和疗法,共用古医方283个、药名254种; 疗法以药疗为主,也有炙法、砭石及外科手术割治等。 治疗的疾病包括按现代医学分类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方专著。 内科病的治疗在全书中所占比重不大 “癃”即淋病的治疗,处方合理,且大多为现今临床所沿用。尤其是血淋、石淋、膏淋、女子淋的分证辨证论治; 全书以外科病所占比重为最大,也最为突出。 ①论疽病的治疗时初步运用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②其处方讲究加减化裁,注意对证用药。 “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 骨睢(疽):倍白签(蔹); 肉睢(疽):(倍)黄蓍(耆); 肾睢(疽):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杯酒中,日五六饮之,……。” 举 例: 一、基本内容简介 二、出土医书的分析 1. 帛书《足臂》、《阴阳》甲本 2. 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医书 3. 帛画《导引图 》 * 中国医学史 甘肃中医学院 基础课部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 The history of TCM . 第二章 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方向 (战国----三国) (公元前475----公元265年) 第三章 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1) 1.汉墓出土医书概况 2.中医“四大经典” 的内容及价值 3.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和辨证论治原则 战国-三国的时代背景 战国至三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确立,巩固和发展时期。 战国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对中国思想史、科技史、文化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秦代 “ 焚书坑儒 ” 专尚法家,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战国-三国的时代背景 在生产技术上,发明了耕犁、耦犁 在水利上出现了都江堰工程 造纸上出现了蔡伦的技术改革 天文历法方面产生了浑天仪 地震预报方面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数学方面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 文学上有《离骚》和汉“乐府诗” 史学名著有《史记》、《汉书》等等。 战国-三国的时代背景 在医药学方面,产生了大批医书,也涌现出一批著名医家 扁鹊医术高超,精通各科; 淳于意创“诊籍”,是为最早的医案; 涪翁和郭玉都是针灸名家; 华佗外科成就突出,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体系; 了解诸汉墓出土医书基本内容 思考早期医药著作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第一节 诸汉墓出土医书 马王堆汉墓医书 一、基本内容简介 马王堆汉墓外景照片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墓主人分别为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和夫人辛追及其儿子。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为研究汉初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丰富了人们对汉代文明的认识,也为汉初考古确立了年代标尺。 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发掘了一号墓。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竹简等珍贵文物1000多件及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一号墓发掘现场照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VIP
- 展示设计(全套课件176P) PPT课件.pptx
- 做知法守法好少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VIP
- GBT13477.1-200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pdf
- 《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培训试题附有答案.docx
- 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读写教程Unit 2 英语读写教程课件.pptx VIP
- 一种用于CBCT图像的超分辨率方法.pdf VIP
- 2025年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流程图.pdf VIP
- 船舶英语手册.pdf VIP
- 做知法守法好少年(课件)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