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凉山兄弟》读后感.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青艾的时候,可可发给我一条链接,是一个公众号摘编的一篇关于HIV歧视的文章,我看了一下,摘选自刘绍华《我的凉山兄弟》。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翻开扉页,便有两张地图的插图,标明凉山州以及昭觉县在中国的位置。一个个熟悉的地名钻进眼帘,美姑,昭觉,西昌,乃至越西,木里。回忆才读到自序,里面的一个故事,已让我感到鼻头一酸。作者去探访一位即将逝去友人,辞别后归途之中,一个孩子追过来,递与她一包米和一只母鸡,我仿佛能看到那孩子脏兮兮的脸上,山泉般清澈而坚毅的眼神,不留给她拒绝的可能。沉重而温暖地,她抱着米,夹着母鸡,在昏暗的山路中独自前行。人总是免不了主观。一个你去过,待过,留下过许多回忆,收获过许多成长的地方,它便不仅仅再只是一个地方而已。他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星球,仿佛因为那里曾有过一朵只属于你的玫瑰花,因而在夜空中成为某种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因而当别人再次提及它,你便仿佛觉得,是在提及你的过往,好的坏的,总都和你有了关系。虽然我从不曾在凉山长时间停留过,每次彩虹桥的走访、义诊或其他项目的实施,总都前后不过十多天。但因为次数之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坐那条烟雾缭绕、翻山越岭、一整天才从成都五块石客运站途径峨边、大风顶、峨曲古再抵达美姑的公车线路,三番五次的坐着摩托或五菱之光跋涉过无止尽的泥泞小道穿过乡镇集市和村庄前往那些山间简陋的小学校,每次都会认识一些不同的志愿者、医生和支教老师,看到不同的面孔上挂着同样灿烂笑容的凉山孩子,总都会留下不同的回忆,兜兜转转,积积攒攒,好像也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看到这本书里提到的许多熟悉的地名,每一个都能勾起许多的回忆,有一些我甚至都快忘了自己曾去过。比如普雄的那个火车站,是有一次我,文子还有李同学我们一起走访完几所学校,从昭觉回成都时经过的。那次昭觉到西昌之间修路,所以只好取道越西。那条线路我们是第一次坐,沿着一条山谷间的浑浊急流,班车摇摇晃晃的走着,走到一半,前面塌方了,有挖掘机在抢修。到达普雄已经天黑,我们匆匆吃了一顿饭,在火车站等火车。因为是晚上,我对那个火车站没有什么特别印象。但书中所记载的火车站十几年前的情形则更为有趣:他们主要搭乘从梁山出发前往各地的便宜慢车。普雄镇也因火车站附近诺苏(彝族)聚众而“恶名昭彰”。这个火车站现在应该已经早没有当年的盛况。如今,西昌到成都的高速公路旷阔通达,双螺旋的盘山隧道号称奇观,高耸的立交桥远远的甩开了这个小镇,于崇山峻岭之间,像一条现代性的豪言壮语,朝着具有巨大吸附力的超级都市飞驰而去。现代化 个体化诚如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若我继续往更高山区的诺苏村寨走,也许可以找到十年前的利姆样貌。但那些更形偏远的村寨命运,迟早也会往同一个渠道方向随波漂流去吧。”我们从14年开始进出美姑、昭觉等地的山间村小,这几天,不管是成都到美姑还是西昌到昭觉都在抓紧修路。听闻今年交通状况已经大有改善。对于交通的掣肘有着深切体会的我由衷的感到高兴,路,可以极大的拉近空间距离,降低进入现代市场的成本,也意味着在这个一切以金钱为衡量的社会,山区的人们也开始有机会更便捷的进行交易、转换资源、有所收获,却也是更面临着被现代的消费社会吸纳的可能。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我们仿佛眼睁睁的看着现代化的浪潮从祖国沿海的一个个港口城市蜂拥而入,扫荡东南,又漫灌到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各大平原,一路猛涨这淹没四川盆地,沿着一条条江河、道路、峡谷,一直延伸到崇山峻岭之间最为偏僻的角落。现在,许多大山深处的村落也都有了简陋的小学,会有支教组织支持的两三个支教志愿者和当地老师一起为几十个孩子提供基础的教育。我们几乎没想过他们是否会去读高中、大学。我们更多的是想着,至少他们会学会读书认字,也许会有机会到外面打工赚钱,看看外面的世界,到了大城市可以自己买票、认路,不至于轻易被骗,迷失。想到这里,我不禁在思考,我们这难道不也是在成为他们融入这个个体化社会的推手吗?他们真的需要融入这时代的洪流吗?会否其实,偏安于山乡的生活并不一定是人们所不愿?传统群落的生活绵延了数千年,自有它的合理之处,孩子们在山岗上奔跑跳跃,如同阳光下下的索玛花一般天真,可爱。为什么我们要将他们一个个推入巨型工厂般的城市、社会,让他们以青春和劳力,填充如这机器传送带与齿轮的啮合之间,榨干了年华,收获的却不过是无止尽的都市生活的欲望嚣张。正如我们自己现在的生活,看看你的桌面,衣柜,书橱,有多少物件是于我们真正的人生价值相关的?如果我们没有被社会所摆布,也许我们不会产生那么多的需要和欲望,不需要每年买很多新的衣服、鞋子,不需要用越来越高级的手机、电脑,不需要在一点点或喜茶排队,也不需要在双十一来临之际暴击鼠标,以占便宜的方式买许多不必要的东西。但社会的洪流裹挟这我们,而我们不过是这滚滚浊流中的一颗小小的泥沙,所有的假设都不再可以成立。我们只能如此,顺流而下,与生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