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ppt课件
* * 美国程序正义——米兰达规则 1963年3月13日墨西哥裔美国青年米兰达因涉嫌强奸被逮捕。米兰达供认了自己强奸女孩的事实,并按警察的要求写了一份供认书。 这份供认书和米兰达招供的情况在审判中被作为证据。经审判,米兰达被判犯有劫持罪和强奸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20年和30年。米兰达不服,在监狱中多次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写信上诉,终于成功。 被告人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招供是被迫的,因此,警察违反了宪法修正案第五条不得强迫犯人对自己作证的规定,最高法院同意被告人的观点。 最高法院因此以米兰达之名创立一条规则:警察在审讯之前,必须明确告诉被捕者“米兰达警告”,否则,审讯的供词一律不得作为证据进入司法程序。 196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定了米兰达规则,其内容是,宪法要求我告诉你以下权利:???(1)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2)你有权利在接受警察询问之前委托律师,律师可以陪伴你接受询问的全过程。? (3)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只要你同意,在所有询问之前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案例:辛普森杀妻案 1994年6月12日,美国橄榄球星辛普森的前妻及其男友被利刃割喉致死。警方在现场勘查中发现了两被害人及辛普森的血迹、辛普森的头发和一只血手套,随后警方又在辛普森的住宅中发现了一只与案发现场属于同一副的血手套和一双血袜子,并且在辛普森的汽车中发现了被害人和辛普森的血迹。辛普森遂被作为重大犯罪嫌疑人而遭到起诉,但令全世界都震惊的是,辛普森最后却被无罪释放。 宣判辛普森无罪后,美国媒体对公众作民意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辛普森有罪吗?90%的人认为其有罪。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这一审判公正吗?90%的人认为公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美国人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辛普森杀了人,这是实质正义理念起作用。不过,辛普森是不是犯罪,要根据合法的证据来裁断。在证据受到了“污染”而不够充分时,他不被判为有罪,这样的审判当然是公正的。于是,美国人在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应用了正当程序的理念。 由于法庭在审理过程中只能根据经过控辩双方质证后的证据来认识案件事实,而司法实践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获取全部证据,这就会导致某人客观实际上是有罪的,但在经过法庭审理后却被判无罪的现象。 因此,注重正当程序,不一定总是导致实体公正的审判结果,有时候可能不得不让有罪的人逍遥法外。但是,为了遵守正当程序原则,而不得不忍痛牺牲一部分社会实体正义,这是法治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总结 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 学习法律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法治思维方式。 掌握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养成法律习惯 参与法律实践 参与法律实践 * 学习法律知识 书本上的法律知识 按内容来分 按途径来分 书本外的法律知识,如:法制广播电视节目、法律类报纸杂志 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 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 案例:在校大学生张亮维权案 某在校大学生张亮收到家信,得知家中跑运输的汽车被同村田某偷开翻入沟中,修理费花去2000多元,停运损失达1500多元。田某坚持只付修理费,对其他损失概不负责。张亮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信告诉家人,田某的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如修理费;失去的可得利益,如汽车正常运输时的纯收益。建议家人到法院起诉。最终,张亮家人胜诉而得到赔偿。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刘海洋伤熊案—大学生法盲的尴尬 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竟然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将用浓硫酸浸泡的食物投喂给北京动物园的五只黑熊,结果导致黑熊被严重烧伤。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法庭判决被告人刘海洋犯故意损坏财物罪,免于刑事处罚。清华大学给予刘海洋留校察看的校纪处分。 * 法律方法是人们按照法治的要求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 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法律工作者使用的法律方法相当负责,如: 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推理的方法; 填补法律漏洞的方面; 认定事实的方法。 掌握法律方法 案例:陈某状告《成都商报》案 原告陈某向被告成都商报社交纳全年订报费144元,订阅2004年度的《成都商报》。2004年1月20日,被告在《成都商报》上刊登休刊启示,称春节期间要休刊4天。原告对于被告休刊不满,诉至法院。原告诉称,在其订阅报刊时,被告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