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持“三化”并举 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崛起
坚持“三化”并举 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崛起
现代农业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人才和旅游的结合,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从长远来看,农村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六合区作为毗邻南京主城的农业大区,大都市农业特征明显。区情特点决定了在融入主城、融入苏南进程中,必须立足城乡统筹,守住生态底线,致力富民强区,以工业理念谋划现代农业,以抓经济的激情、抓招商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园区化、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带动农业特色化,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苏南的“六合路径”。
一、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带动农业园区化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从世界各国和苏南的成功经验来看,现代农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六合区农民收入基数低,低收入农户占比高,农民增收压力大,必须立足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以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为契机,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新市镇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加快融入主城、融入苏南,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化,确保2013年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82.5%以上,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
抓“点”成示范。法国学者佩鲁提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也就是说具有优势的地区将会随着产业集聚日益成为发展极,通过这些发展极产生的扩散效应又将带动邻近地区的共同发展。因此,必须以点带面,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彰显扩散效应。以竹镇、马鞍、冶山、横梁等街镇11万亩“万顷良田”工程实施区域为重点,发展高效农业,辐射带动北部山区现代农业规模集约化。重点推进竹镇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档升级,尽快跻身国家级行列。积极推进冶山生态农业示范园、横梁精致农业示范园、马鞍紫金农业特别社区等新兴园区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抓“线”成景观。六合交通便捷,绕越、宁连、宁通、雍六、江六、扬滁等高速以及区内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北部干线、金江公路四通八达,宁启铁路贯穿全境,宁天城际即将??成。以境内快速通道、干线公路和轨道交通为主线,推进沿线生态景观打造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2013年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2.25万亩,着力把境内快速通道和交通干线打造成生态廊道、经济通道和富民大道。
抓“面”成园区。以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为架构,发挥北部山区生态、资源、人文优势,用好用活用足城乡统筹的政策,促进土地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规模集中,人口向新市镇新社区和永久居住点集中,发展要素和资源向农业园区、生态片区和美丽乡村示范区集中,重点培育现代生物农业“一谷四园”。2013年启动60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2015年建成290平方公里示范区,到2017年全面建设720平方公里泛示范区,将整个北部山区打造成产业完备、配套完善、生态宜游的南京乃至苏南示范区的后花园。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带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运用工业经营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依靠工业加工技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借助工业营销手段开拓农产品市场,促使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更好地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充裕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空间。所以,必须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抓产业布局调整。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让北部街镇守住生态底线,心无旁骛地发展现代农业,把引进的工业项目向六合经济开发区、中山科技园和南京化工园区集聚,真正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科学争先之路。
抓产业基地拓展。围绕主导产品和传统优势产业,选择一批基础好、带动强的基地培植壮大,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打造远望富硒稻米基地,龙袍叶菜、龙池瓜果、大圣水芹等蔬菜产业基地,竹镇鲜桃、葡萄、梨等经济林果基地,冶山彩色苗木、经纬景观苗木、华平、极目茶叶等苗木基地,秦邦吉品鸡蛋、冶山贡鸡、龙袍乳鸽、竹镇波杂羊产业、马鞍龙虾、金牛湖鳙鱼等特色畜禽水产基地。
抓产业链条延伸。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抓好了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的“牛鼻子”。立足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鼓励远望、永鸿、金万方、海佳等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支持企业开办农产品超市、直销店、网店等多元化营销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优化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快福润、伊利等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步伐,推进企业集聚发展。
抓产业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生命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机制,促进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组织倾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