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7.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89-01
摘 要 安娜·卡列尼娜, 是托尔斯秦成功塑造的一个争取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坚定地追求新生活的贵族妇女形象。本文从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两个方面论述造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命运的成因。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命运; 成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托尔斯泰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刻画了俄罗斯争取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的典型---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追求爱情自由、生活幸福的精神, 反抗、批判、控诉旧制度, 不惜以死抗争的勇气,一个世纪以来, 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迪。然而, 对造成安娜人生悲剧的原因,其争论几乎延续了一个世纪。笔者认为单独强调某个方面的原因都是不确切、不完整的, 不能真实地揭示出作品的思想意旨。
1 社会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描绘了俄罗斯的广阔大地,从莫斯科写到彼得堡,从城市写到农村,从国内写到国外,从政治经济写到社会道德,从上流社会写到底层民众,从大学校园写到家庭生活, 深刻地反映了俄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动荡, 描画了资本主义对当时社会的猛烈冲击。这种冲击的直接结果, 就是俄国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迅速没落。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 俄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家庭婚姻也发生了巨变。
安娜的悲剧起源于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痕迹的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思想道德的尖锐冲突。社会道德的败坏,传统观念的丑恶和没有爱情的婚姻造成安娜的悲剧。她在新旧制度交替的背景下冲出了禁锢的封建家庭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她鄙视虚伪的打情骂俏,更厌恶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要爱,就爱得真挚、大胆,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这便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
在封建俄国的上流社会, 追求婚外情几乎是一种时尚,但却用掩人耳目的方式,保持原有的婚姻和家庭,表达对社会伦理规范的畏惧和尊重,这种尊重尽管虚伪却充满自觉。可安娜却是以公开的方式, 以重建婚姻家庭的狂热, 表达对现存道德规范的藐视和反叛, 从而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其他人的所谓尊重及由此产生的虚伪, 这便是她遭到普遍攻击和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
安娜不愿在贵族阶层的污泥浊水中随波逐流,过贵族妇人那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她虽然置身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界中,但她和那些堕落的贵妇人不同,她一旦对渥伦斯基产生了爱情,就公然将之公布于众, 从而使得上流社会为之震惊、恼怒。以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以法律和责任为由拒绝安娜离婚, 用不准跟儿子见面的伪善观念和残酷措施来压迫和折磨安娜;以莉蒂亚伊万诺夫娜为首的“慈善”集团, 用宗教的名义把安娜的儿子夺走, 又借荒唐无稽的降神术来否定安娜的离婚要求。虽然面临种种非难和阻挠, 但是安娜在爱情上既没有逢场作戏行径, 也无伤风败俗可言,尽管安娜具有鲜明的叛逆性格,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选择自由的爱情, 但是俄国腐朽的社会、冰冷残酷的道德、伪善丑恶的灵魂, 最终摧灭了安娜点燃的精神之灯。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形象及性格特征与她所处的时代社会密不可分 ,她的悲剧结局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也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旧家庭的腐朽性及崩溃瓦解的必然性。
2 自身原因
作品完整细腻的描写安娜的外表和内心的美,复杂地展示她的思想矛盾与斗争。在整部作品中, 作者将安娜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尤其是对上流社会束缚的反抗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安娜这个人物一百多年来在文学舞台上依然星光灿烂的主要原因。
安娜是一位富于知性与教养的女人,是个极具魅力的女人,是一个渴望得到真爱,渴望温馨家庭生活的女人。安娜丈夫卡列宁刻板、虚伪、自私,安娜在无爱的环境中饱受生活的痛苦, 所以一旦遇到所爱, 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但是安娜的可悲之处在于, 她没有将爱情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爱情与生活等同起来。她一再声明“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认为追求爱情就是探索美好的生活。为了爱情, 她离开了家庭, 抛弃了丈夫,丢下了心爱的儿子,背叛了上流社会。 她以其内心体验的深刻与反抗社会的大胆, 以蓬勃的生命力而扣人心弦, 不愧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富的女性形象之一”。
赋予她新生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渥伦斯基的压力都承受住了,但她无法战胜自己,当渥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
安娜的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闸横剖面图识读水利工程图识读与绘制.ppt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救援技术毕业论文题目(647个).doc VIP
- l临床医生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VIP
- 12J7-3-内装修吊顶标准规范(OCR).pdf VIP
-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精品课件.ppt VIP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课件.ppt VIP
- 基于AI技术的增强型汽车动力电池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教学设计.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