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岗松的研究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岗松的研究概况.doc

中药岗松的研究概况 广西医学2008年1O月第3O卷第10期 中药岗松的研究’概况▲ 卢文杰刘布呜牙启康梁凯妮陈家源林霄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南宁市530022) 【关键词】岗松;生药;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R82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04(2008)10—1517-03 岗松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BaeckeafiutescensL),广西民 间称为扫把枝产于我国南部地区,在我国广西,广东,江西,福 建等地均有野生,多为自产自销,是南方常用民间草药.岗松 的全株或根均可供药用,有祛风除湿,解毒利尿的功能.本文 结合研究及文献资料,着重对岗松的生药,化学成分,质量控 制,药理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综述. 1药用文献记载 岗松在历代本草均未见有记载,入药始见于1958年《药 学通报》,后散见于南方地区中草药手册,如《陆川本草》《广西 中药志》江西《草药手册》《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福建药物志》 等均有收载.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曾收载, 岗松味苦,涩,性寒,药用部位是带有花果的干燥枝叶,具有清 利湿热,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急性胃肠炎;外治滴虫性阴道 炎,皮肤湿疹.用量3~9g;外用适量….以后历版药典未再 收载.岗松根为广西瑶族民间常用药材,盘瑶语称为扑老中, 用于痧症,食滞,风湿骨痛-2].《中华本草》记载:夏,秋季采收 岗松带花,果的叶,阴干;或割取地上部分,阴干后取叶;鲜用 亦可.其具有化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之功 效,用于跌打瘀肿,肝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脚气, 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J. 2生药学特征与资源 岗松是一种多年生矮小灌木J,带花果的叶往往附短的 嫩枝5j,根茎粗短-2].赖茂祥等对岗松的带有花果枝叶部 分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层析等生药鉴定研究;戴 斌等对岗松根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生药 学研究,为岗松药材的生药鉴定提供了依据. 岗松喜热,对温度反应较敏感,在我国南部地区分布较普 遍.李振基对中国岗松的生态地理分布做了调查研究,根 据生态地理条件将岗松的分布区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三个 亚区,分析得出垂直分布高度与纬度的关系.罗学升等做 了岗松群落特征与适应性分析,通过初步的植被调查表明,岗 松群落结构简单,植被种类少,主要有马尾松,芒萁,鹧鸪草. 岗松具有叶小,根系发达,花期长,抗旱抗瘠能力强等特点,是 高丘,陡坡侵蚀区的先锋树种.岗松多为野生,近年来已有岗 松的人工繁殖栽培技术J,对岗松生长特性,播种育苗进行 调查研究和试验的报告…. 3化学成分 l517 3.1挥发油成分对岗松化学成分的研究大多是在挥发性成 分方面,即岗松油部分.岗松带有花果的枝叶经水蒸气蒸馏得 到的挥发油,即岗松油,为淡黄色至淡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 香,具有特殊的香味.岗松枝叶,根茎均含有挥发油,其枝叶含 油0.9%~1.8%,根茎含油小于0.1%.岗松油作为广西地方 习用中药材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 痒之功效,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淋病,疥疮,滴虫性阴道炎,脚 癣J.戴斌等∞对岗松油成分预试验,通过硫酸试验和薄层层 析表明含有内酯,甾醇及挥发性成分,不含生物碱.岗松油的 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I,8桉叶素,芳樟醇,石竹烯,律草烯等. Spoelstra用经典方法分析,鉴定了蒎烯等9种化合物;纪晓 多等”使用GC填充柱分离,GCJMS以及IR联用鉴定了l9种 化合物,分别为IX一蒎烯(IX-pinene),对辙花烃(p-eymene),香苇 醇(协ms—carved),桃金娘烯醛(myrtena1),桉树脑(1,8-eineo1), 香芹酮(d-earvone),柠檬烯(hmonene),胡椒烯(a-copaene),芳 樟醇(1inaloo1),4一萜品烯醇(4一terplneno1),西岗醇(occiden- talo1),愈创奥(Su~iazulene),龙脑(domeold),榄香醇(elemo1),橙 花醇(nero1),百里香酚(thymo1),丁香烯(earyophyUene),菖蒲烯 (eadlamenene),杜松醇(8-eadino1).沈美英等副用GC/MS/DC 联用使用毛细柱分离鉴定了14种化合物,分别为.侧柏烯 (IX-thujene),仪一蒎烯(IX-pinene),B一蒎烯(~-pinene),间一聚伞花 素(m-eymene),桉叶素(cineole),4一蒈烯(4一cal’cne),氧化芳樟醇 (1inalooloxide),仅一松油烯(一terpinene),芳樟醇(1inaloo1),萜 品4?醇(terpined-4),仅-松油醇(t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