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铨生平大事系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金铨生平大事系年

胡金銓個人年表 1932 1932年,陰曆4月29日(6月3日)生於北平。父胡源深,母劉慶雲,善工筆國畫。叔祖景桂,曾任清朝御史。 父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採礦冶金系畢業,回國後在河北井陘煤礦當技師,後經營麵粉廠。日佔東北,家道中落。「七七事變」後舉家遷回北京,戰後一直居此。自幼在家習古文、愛繪畫,北平匯文中學唸到高二肄業。 1950 1950年,隻身離開北京到香港,任印刷廠校對餬口。 1951 1951年,由蔣光超介紹入費穆主持之龍馬電影公司做廣告、海報、布景等工作,為電影《我這一輩子》繪看板。之後進入長城電影公司任陳設一職,受萬古蟾賞識。 1952 1952年,加入永華公司當演員及助理導演。兼職編寫電影故事、劇本,未予錄用。 1953 1953年,首次於嚴俊導演之《吃耳光的人》(又名《笑聲淚痕》)片中演出。在麗的呼聲有線電台當廣播員,並為電台寫廣播劇。 1953年,與馮毅、李翰祥、蔣光超、馬力、沈重、宋存壽同住於九龍界限街107號,稱為「七兄弟」。 1954 1954年,任職香港美國新聞處「美國之音」,擔任國語節目監製。繼續任電影演員,演出影片計有:《金鳳》(1956)、《雪裡紅》(1956)、《長巷》(1956)、《三姐妹》(1957)、《春色無邊》(1957)、《恰恰姑娘》(1957)、《兩傻大鬧攝影場》(1957)、《馬路小天使》(1957)、《妙手回春》(1958)、《擦鞋童》(1958)、《安琪兒》(1958)、《全家福》(1958)等。 1957 1957年,加入邵氏公司任演員,後兼任編劇及助導。編寫《花田錯》及《紅鬍子》等劇本。演出的影片計有:《江山美人》(1959)、《妹妹我愛你》(1959)、《狂戀》(1960)、《畸人豔婦》(1960)、《後門》(1960)、《一樹桃花千朵紅》(1960)、《隔牆豔史》(1961)、《燕子盜》(1961)、《賣吻記》(1961)、《神仙老虎狗》(1961)、《福星高照》(1963)、《武則天》(1963)及《萬花迎春》(1964)等。 1963 1963年,在李翰祥執導的《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中名義上任副導演,實際上執行書院、下山訪英台等片段導演工作。 1964 1964年,《玉堂春》(1964,趙雷、樂蒂主演)黃梅調古裝喜劇,是胡金銓導演第一部執導的電影,同年並執導抗日電影《大地兒女》。 1965 1965年,執導首部武俠片《大醉俠》,同年脫離邵氏公司,開始構思並編寫《龍門客棧》(初名《起解》),四處集資籌拍,後決定轉投台灣聯邦公司任製片部經理,為公司購買器材、訓練新人,包括徐楓、石雋、白鷹、上官靈鳳、韓湘琴、田鵬等人,並在台開拍《龍門客棧》。 ? 1966 1966年,《大地兒女》獲第四屆金馬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剪輯獎、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大醉俠》公演,賣座、評論兩者皆佳。 1967 1967年,《龍門客棧》在台、港及東南亞正式公映,甚為賣座,創香港開埠以來,中外影片賣座最高紀錄。當年在台灣票房總收入新台幣四百四十二萬餘元。 開始籌拍另一部更大規模的《俠女》,於桃園大湳地區,拍攝該片時並為聯邦公司建立國際電影製片廠。《俠女》的拍攝先後歷時3年。其間一波三折,數度與聯邦老闆僵持,後經鄒文懷先生調解,71年在香港完成全片。 1968 1968年,《龍門客棧》獲第六屆金馬獎最佳編劇獎、優等劇情片,參加德國柏林國際影展。 1970 1970年,《俠女》拍攝期間,抽身拍攝《喜怒哀樂》中的《怒》,同年公映。展開老舍研究,1975年並出席多個國際學術會議。 1971 1971年,回港成立金銓影業公司。 1972 1972年,與嘉禾公司合作拍攝《迎春閣之風波》及《忠烈圖》兩片。《俠女》上集榮獲第十屆金馬獎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獎。《俠女》下集《靈山劍影》公演。 1975 1975年,與友人集資購得《俠女》的歐美發行版權,並親自剪輯成3小時的國際版本,參加第廿八屆坎城影展,獲該屆影展頒發「法國電影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 ? 同年《俠女》、《迎春閣之風波》、《忠烈圖》紛紛應邀參加歐、美、澳各大洲的國際影展,獲得許多獎項及好評,並在一些地區發行公映。 1976 1976年,《俠女》參加美國第十四屆紐約影展。剪輯成一集於台灣上映,反映熱烈。 1977 1977年,2月27日在香港與鍾玲女士結婚。 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老舍和他的作品》一書。 與羅開睦、胡樹儒合作,籌拍《空山靈雨》。 又與第一公司黃卓漢合作,籌拍《山中傳奇》。8月兩片同時在韓國拍攝,至1978年10月殺青。 1978 1978年,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選為該年度世界五大導演之一。 1979 1979年,4月《空山靈雨》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中作世界首映,引起評論界爭論。稍後,出席香港電影文化中心及香港藝術中心合辦的「胡金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