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耐药机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病毒治疗耐药机制课件

这是抗病毒药物的不同作用位点。如刚才所说的大多数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的作用靶点就在RT区,作用环节就是在逆转录酶这块,但是如果把这个HBV复制的过程再加以细化,则还有逆转录的过程,和负链的合成和正链的合成。这五个药物的作用环节还有一些差别,整体上都是在RT区,但是负链和正链合成这块还有差别。与大多数核苷类药物不同的是:恩替卡韦的作用更类似于非专性DNA链终止子,因而可减少DNA链发生后续切除修复而耐药的风险。抗病毒药物的耐药发生率和作用位点多少有关,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位点越多,耐药发生率越低,但是耐药发生率并不仅仅与位点多少有关。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ETV的作用位点更多,因而发生耐药少。 * 第二点,就是高药动学屏障药物减少耐药的发生。药物对病毒的抑制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效率、进入靶细胞效率、磷酸化率、代谢半衰期等。因此,药物进入人体会进行代谢,体内的血药浓度是波动的,临床上看到的就是药物的峰浓度和谷浓度,如果谷浓度和抑制病毒所需的药物浓度相差越小,那么该药的药物动力学屏障较低,此时较易发生耐药。若一次给药后的最小血药浓度和抑制病毒所需的药物浓度相差较大,则该药动力学屏障较高,有利于预防耐药的发生。 * 此外基因屏障也可影响耐药的发生。抗病毒药物的基因屏障可根据病毒突变的位点来评价。如果只有一个位点就能产生临床耐药的话,则基因屏障较低,LAM耐药只需要一个204位点突变。而恩替卡韦需要三个位点同时发生突变才产生耐药,基因屏障较高,耐药发生率更低。 * 这是抗病毒治疗选择性压力与耐药发生的关系。这是个钟型曲线,横坐标表示是病毒复制能力逐渐增强,如果是抑制能力非常强的,如恩替卡韦这种高强度的药物,病毒几乎没有复制的可能性和复制空间,就很难产生耐药的突变。反过来,另外一头,虽然抑制病毒能力不是很强,病毒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复制,此时是药物的敏感菌仍然占优势。曲线的纵坐标是表示耐药发生的风险。多数情况的是药物不能完全的抑制病毒。药物的强度虽然能够完全抑制,干涉病毒复制,但是因为存在一定的筛选,此时就容易产生耐药。因此,只有初始选择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给予高强度的药物压力,才能在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筛选出耐药突变株。 * 第三是NAs抗病毒效力的差异。抗病毒效力通常在体外实验中进行检测,用EC50表示,EC50是是能引起50%最大抑制作用的浓度。最低浓度越低,说明抑制能力越强。在目前应用于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核苷(酸)类似物中,恩替卡韦的EC50值最低,抗病毒效力最强。 * 这是比较抗病毒效力的临床试验,当然这并不是头对头的实验。从这张图可以看出ETV在治疗e抗原阳性CHB患者1年时,其降低HBV DNA的幅度超过了其他核苷(酸)类似物。 * 根据原发耐药的特点以及目前的认识,将耐药分成五种模式(通路)。第一种是L型核苷的耐药模式,L型核苷是LAM和LdT,204位点突变后,这两种药物就都不能再使用了。若在此基础上再使用ETV,耐药发生率也会高于ETV初治患者。第二种是无环磷酸盐的耐药模式,236位点突变后,ADV就不能用了,其它几种药物还是可以用的。第三种是耐药谱特别广的181位点突变,181位点突变后,除了ETV,其它几种药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如果把第二种和第三种联合在一起,临床上也会发现这样的毒株,就是第四种,及236联合181位点的突变,成为双重耐药模式,在双重耐药模式下,至少在体外实验中可以看到TDF的敏感性进一步下降。最后一种就是ETV初治的耐药模式,我们知道ETV至少需要三个位点同时突变才会发生耐药,及180和204位点,加上其它一个位点突变 * 181位点突变以后,体外复制的能力并不是非常强,因此在患者发生rtA181T突变以后,病毒变化缓慢,临床不易发现,但生化学突破和肝病进展仍较迅速。 * 181位点突变以后,对药物影响较多。rtA181V/T变异导致后续治疗敏感性降低,再治疗失败率上升。图中可以看出,181位点突变后,LAM敏感性下降10倍,ADV敏感性下降2-8倍,TDF您感兴趣的下降2-3倍,而ETV敏感性是不变的。并且,rtA181V/T可见于40% ADV治疗失败和5% LAM治疗失败患者, 但rtA181V/T变异株仅对ETV仍可保持原有的敏感性 * HBV聚合酶基因的耐药突变,如rtA181T和rtM204I,可引起S基因的无义突变 (分别对应sW172*和sW196*),在S基因上提前产生一个终止密码子,生成截短的S蛋白。体外研究显示,rtA181T/sW172*突变毒株病毒颗粒分泌异常,使截短的S蛋白在细胞内聚集,并使野生型毒株的分泌显著下降,导致细胞外低病毒载量[46]。有研究提示,rtA181T/sW172*突变毒株具有潜在致癌性,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