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案反思作业题(新课标人教版).docVIP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案反思作业题(新课标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案反思作业题(新课标人教版).doc

二年级语文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案反思作业题(新课标人教版) 教学 要求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诵古诗,想象美丽风景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壮美的河山。 重点 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在诵读中培养热爱祖国壮美河山之情。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晓(xiǎo)出净慈(cí)寺送林子方① [宋(sònɡ)]杨万里 毕(bì)竟(jìnɡ)②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③同④。[句导读: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有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释义: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接天⑤。 一 激趣导入,作者介绍 1.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们知道杭州这个著名的景点吗?(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比作美女,无论是谁,都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 二 自读古诗,解决字词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朗读指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 一 知诗人,解题意 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题目“绝句”是什么意思?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3.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 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 (1)如果给诗配上画,按照诗句的描绘,应该先画什么?(黄鹂) (2)诗中那活波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什么地方?(柳树间) 教师出示柳树图片。 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 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 那么你们想一想,美丽的黄鹂鸟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 2.学习第二句诗“一行白鹭上青天”。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鸟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出现了白鹭。教师用课件展示白鹭图片,并介绍白鹭。 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中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2)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 (3)洁白的白鹭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真美啊!让学生们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板书: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体会诗境。 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