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忆”批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
“追忆”批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
[摘要]《聊斋志异》堪称中国古典文言文小说巅峰之作,因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高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文坛骚客的点评,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点评对后世影响最大。其中冯镇峦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语言、情节的描述与中国古代文学巨作中人物、语言、情节描述相对照,第一次指出了浪漫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真实性是情理的事实,还第一次阐明了文言小说集兼收笔记与传奇的合理性及其审美价值。冯镇峦在点评中将“追忆”现象运用在点评中,故而与其他点评家相比,其点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 冯镇峦 追忆 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1-02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靠口碑相传,更靠的是文字的记录。唐诗宋词、戏曲小说,都是中华名族灿烂的瑰宝,都是记录了几千年文明的化石。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与今日我们的小说概念而言相差甚远。自宋代开始,小说分成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类。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小说评点开始于宋代,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渐入尾声。[1]与此同时,小说评点也相应而生。《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文小说的巅峰之作,吸引了大批文人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在诸多点评家中,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影响最大,而这四家中贡献最大的则当属冯镇峦。
冯镇峦(1760-1830),字远村,从学于舅苟桓诸乡贤,勤谨深思,究心经史,好客喜游,耽于吟咏。以诗古文词见称于时,与同邑张乃孚、杨士鑅、彭世仪齐名,号“合州四子”[2]。但是冯镇峦和蒲松龄一???,怀才不遇,一生穷困潦倒,“一官沈黎,寒毡终老”是其真实写照。一样的困境使得其更能够理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用神鬼魍魉之说来表达现实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一、古典文学中的“追忆”
追忆,是对往事的不舍,往事是一去不复返的,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在文学作品中旁征博引地、直接地、间接地有相关联的人、事件或者以前文学作品的现象都可以看成是追忆的具体表现。怀古诗、咏史诗便是典型追忆性作品的代表。这类诗通常是借用历史时间或者追忆某些人在抒发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寥寥数十字就形象地描绘出英雄志士面对锦绣山河,缅怀历史英雄,感叹政治险恶,江山岌岌可危的无奈与痛楚。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李商隐回忆自己过往的种种,心中顿时产生生离死别之恨和对思念之人的深深眷恋,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这篇文章是李清照配偶赵明诚去世后,因眼前景色而触发了作者的无限情思,不禁回想起了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美好生活。诗句婉转绵长,表达了诗人对亡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也经常把往昔的事件、人物运用其中。例如“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可以看到干宝和苏轼的身影,体现出作者对于过往的追忆和再创作。文中很多处都可以看出作者把追忆的过程和自己创作的作品《聊斋志异》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并把《聊斋志异》当成是对前代文学作品的延续。
“文”是小说的元素核心,冯镇峦在充分理解文章和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再对文章加以批评。和其他点评家相比,冯镇峦的点评言简意赅,妙笔生花,三言两语,看似漫不经心,蝴蝶穿花,但却是一语中的,恰到好处地揭示或阐露了文章想表达的深刻含义,带读者更身临其境地进入《聊斋志异》中的环境,对《聊斋志异》做出了更为深刻和清醒的认识。冯镇峦在立足于分析单篇文章优劣的同时,更是着眼于整体,关注各篇之间的过渡与联系,用感性的语言代替篇章的理性分析,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质。冯镇峦对于《聊斋志异》的立场明朗,在《读聊斋杂说》开篇就指出《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大中国建筑史(本)形考四.doc VIP
- 风力发电机组PLC系统.ppt VIP
-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指导课《爱的教育》课件.pptx VIP
- GB14881-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培训大纲.pptx VIP
- DLT5111-2024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pptx VIP
- 2021-2024年数学竞赛AIME I II真题含答案(共8套).pdf VIP
- (2024)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一).docx VIP
- 周围神经病诊疗和鉴别诊疗专家讲座.pptx VIP
- 周围神经病基础知识.ppt VIP
- 2023中考模拟作文写作:“合理谋划才能行稳致远”导写及范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