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称呼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小议称呼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1.亲属称呼陈松岑(1989)指出,在中国,亲属称呼十分复杂,也十分严格。长幼有别,嫡庶有别,亲属有别,内外有别,系统分明,层次清楚。而在英语,称呼分别有时不甚严格,如现代英语中,“侄”和“甥”不分,都是nephew和niece;“姨母”“婶母”“伯母”“姑母”“舅母”用一个词aun,t“叔父”“姨夫”“舅父”“伯父”“姑父”用一个词uncle。汉语中,称呼对年龄大小加以区分,如年长为哥、姐,年幼为弟、妹,而在英语中都是borhter和sister。汉语中有男女之分,如伯伯、叔叔的子女汉语称为堂兄弟姐妹,舅舅、姑母、姨母的子女汉语中称为表兄弟姐妹,而这些在英语中一律称作cousin。汉语中称呼以男性为中心,当遇到男子为中心和长幼有序相冲突的情况,倾向于以男子为中心,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称呼伯伯、叔叔的配偶时,不是以其配偶(女性)本身年龄与父亲年龄比较来决定称呼,而是根据她们丈夫年龄与父亲(而不是母亲)年龄相比较来决定称呼为“伯母、大妈、大娘”“婶母、婶婶、婶娘”。在日常生活的称呼也时常倾向于用亲属称呼例如,2010年4月27日安徽卫视节目“郁均剑笑看风云40年”中,郁钧剑在谈到对他称呼的变化,由原来“都叫‘郁大哥’,最多也是叫‘郁老师’签个字,突然有一个叫‘叔叔’,后面又有一个叫‘郁叔叔,我爸妈最喜欢你唱歌’,对我触动很大,突然我觉得一个时代过去了。”此例反映中国的称呼文化。称呼“大哥”“叔叔”是符合了礼貌的文化称呼,辈分不断升级,称呼“叔叔”是采用的拟亲属称呼,表明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近,作为家人中的长辈,表明遵守了中国文化中“长幼有序”,尊重“长辈”。“叔叔”翻译成英语则是“uncle”,称呼某人为“UncleLi”在汉语中并不一定是“叔叔”的意思,也可能是“伯伯、舅舅、大爷、姨夫等”的意思。汉语以男性为中心和以辈分为根据的称呼在西方文化中是很少见到的。“在实际生活中,一般英国人或美国人除了对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对其他亲属成员使用亲属称呼的并不多,往往称呼它们的父名或名字。”语言中的礼貌称呼一般取决于双方的社会距离、语用距离和交际目的。在英语中,(Levinson,1983)呼语的象征性用法使其在语言使用中与礼貌现象紧密相连。在任何一种特定会话情境下,发话人在呼语的使用上往往有多种可能。然而,选择某种特定的呼语形式就意味着同时选择了某种特定的礼貌态度。肖旭月(2003)根据呼语礼貌意义的不同,把英语的各种呼语形式区分为郑重式(deferentialforms,DF)、礼貌式(politeforms,PF)、亲昵式(in-timateforms,IF)、命令式(commandingforms,CF)和贬蔑式(abusiveforms,AF)。并指出呼语的礼貌层级性特征:呼语的礼貌层级性与情感距离、社会距离及交际意图有关。汉语称呼语系统与西方的文化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我们对一位年纪较大的外籍女士说“You’resoniceandyou’rejustlikemygrandmother”使她感到困惑和不快。本着汉民族的礼貌原则去恭维西方女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此符合中国的礼貌称呼,却不符合西方的礼貌称呼。2.职衔称呼英语和汉语的称呼语可单独使用表达问候,汉语中的这一用法比英语更频繁,表达的礼貌程度更高。钱厚生(1993)的调查显示,作为问候语,英语的“TLN”(职衔+姓)是中性称呼,但其汉语对应语“姓+职衔”是礼貌称呼。这主要由于在差序格局、群体取向的中国文化中,社会地位是构成权势的主要因素,“姓+职位”是对被称呼者社会地位的确认,体现了对权势一方面子的尊重,是礼貌的,它维护了人际关系,姜毅、赵琪(2004)在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对行政领导的称呼为:73.3%用官职称呼,20%使用姓+老师,6.7%的使用姓+职衔(教授)。在英语中,姓氏在职事称谓之后,如“DoctorWilliam”“PresidentBush”等,而表示身份的词位于职事称谓之前,如“Mr.Mayor”“Mr.President”等。需要指出的是,汉语称谓中,职务、部分职业和职称均可被列为头衔。3.职业称呼在中国文化情景中,可以用职业称呼,如“老师”。但英语中并不用“teacher”来称呼老师,中国目前在校园上课时仍有用“Goodmorning,teach-er”问候,在英语里,正确的问候是“Goodmorning,Ms/Mr/MissL”i。“Mr”的使用在中西方文化也有不同,1987年2月10日的《人民日报#8226;海外版》的《谈称呼与尊重知识与学术》一文中提到,一美国教授到中国时,对别人称呼他“先生(Mr)”很不满意,他认为中国人如果尊重知识,就应该称呼他为教授或博士。而汉语里“先生”指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人。在中国文化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docx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试题库(浓缩500题).docx VIP
-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 VIP
- 大庆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实施.pdf VIP
- 公司行政人事部年终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宝宝家庭护理要点.pptx VIP
- 借条-借条模板.docx VIP
- 万元分利借条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月考试卷(1-2单元)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