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临床执业师考试生物化学知识点精讲
201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物化学知识点精讲
生物化学-糖代谢
大纲要求:
1.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2)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
(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的分解
3.糖异生
(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和关键酶
(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3)乳酸循环
4.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
(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血糖及其调节
(1)血糖浓度
(2)胰岛素的调节
(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重点:
1.糖的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2.糖异生基本途径和关键酶
3.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重要的产物和生理意义
难点:
1.糖的分解代谢基本途径、关键酶及供能
2.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
讲义内容:
知识点一:糖分解代谢(非常重要)
糖类是自然界一类重要的含碳化合物
⑴生物学意义(①生物代???中提供能源和碳源②组织和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⑵葡萄糖进入细胞(依赖载体、主动转运、耗能)
5种葡萄糖转运体(如亚型1存在于红细胞,亚型4存在于脂肪和肌组织)
葡萄糖在氧的供应充足时,进行有氧氧化,彻底氧化成co2和水;在缺氧的情况下则进行酵解,生成乳酸(注意:有氧和缺氧情况下糖代谢的2种方式:有氧氧化和酵解)
一、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部位:胞浆
⒈基本途径:包括两个阶段(具体过程略)
第一阶段: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十步反应分解成丙酮酸
注意:①己糖转变为磷酸丙糖消耗atp②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则产生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转变成乳酸
⒉关键酶:按照重要性排序: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⑴6-磷酸果糖激酶-1:①变构抑制剂:atp和柠檬酸②变构激活剂:amp、adp、1,6-二磷酸果糖和2,6-二磷酸果糖③活性最强:2,6-二磷酸果糖④正反馈:1,6-二磷酸果糖
⑵丙酮酸激酶:①变构激活剂:1,6-二磷酸果糖②变构抑制剂:atp
⑶己糖激酶:生物体存在四种同工酶,肝细胞中存在的是iv型,称为葡萄糖激酶(特点①对葡萄糖亲和力较其它酶类低②受激素调控)己糖激酶受6-磷酸葡萄糖反馈调节,而葡萄糖激酶则不受影响
⒊产能:1分子葡萄糖净生成2分子atp
⒋生理意义:①迅速提供能量②红细胞中供能
二、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
葡萄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
部位:胞浆和线粒体
⒈基本途径: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过程略)
第一阶段同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丙酮酸
第二阶段为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注意:部位、特点)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重点掌握)
起始物(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区分:三碳途径)
⒉三羧酸循环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催化的反应均不可逆)
⒊三羧酸循环生理意义:①三大营养物质的最终代谢通路(注意:循环本身不产生atp)②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联系枢纽(糖转变为脂肪)③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前体物质
⒋供能:三羧酸循环①原料:1分子乙酰辅酶a②产物:2分子co2、3分子nadh+h+和1分子fadh2及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总计产生12分子atp
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产能36或38分子atp
知识点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较少考到)
⒈糖原:①机体内糖的主要储存方式
②生物学意义:迅速被动用以供急需
③储存糖原器官:肝和肌。肌糖原(供肌收缩急需)、肝糖原(血糖的主要来源)
⒉糖原合成:葡萄糖与尿甘三磷酸(utp)生成尿甘二磷酸葡萄糖(udpg),糖原合酶催化udpg葡萄糖基转移给糖原引物的糖链末端,形成α-1,4糖苷键(注意,糖原引物是细胞内原有的较小糖原分子而非游离葡萄糖)
⒊糖原分解:糖原经糖原磷酸化酶催化为1-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后经葡萄糖-6-磷酸酶(主要存在于肝和肾)水解成葡萄糖
⒋关键酶:糖原合酶和磷酸化酶(①二者均受共价修饰和变构调节②二者活性变化决定糖原代谢途径的方向和速率)
知识点三:糖异生(重要考点)
原料:乳酸、氨基酸和甘油(区分:①主要原料为氨基酸②饥饿时原料为氨基酸和甘油)
器官:肝和肾
⒈基本途径:糖异生途径(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途径)和糖酵解途径的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反应
⒉关键酶:⑴丙酮酸羧化酶、果糖双磷酸酶-1和葡萄糖-6-磷酸酶
⑵底物循环:①6-磷酸果糖和1,6-二磷酸果糖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丙酮酸
⒊生理意义:①维持血糖浓度恒定②是肝补充和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③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⒋乳酸循环:①原因:肌组织不含葡萄糖-6-磷酸酶
②意义:可以避免损失乳酸及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知识点四:磷酸戊糖途径(非常重要)
部位:胞浆
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