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干净明亮地方》中“冰山理论”体现.docVIP

《一个干净明亮地方》中“冰山理论”体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干净明亮地方》中“冰山理论”体现

《一个干净明亮地方》中“冰山理论”体现   【摘 要】“冰山理论”是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重要风格,其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一篇能典型代表这种风格的小说。小说不仅体现出简约、精炼的风格,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敢于运用“冰山理论”来进行大尺度的省略。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故事中作者对于角色感情世界和故事主题的隐藏,分析“冰山理论”在小说中的体现。   【关键词】海明威;冰山理论;《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1、“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冰山理论”是简约的艺术,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不要完整的八分之八,而只要小部分的八分之一。英国学者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力求砍去遮住读者视线的一切障碍,把不代表大树本身的叶子砍去。这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议论、评价;砍掉花花绿绿的比喻;剥下了长句子的华丽外衣。海明威曾是美国一家报纸驻欧洲的记者,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国,语言必须简明,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极少用修饰语和形容词。   2、《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冰山理论”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是一部极具海明威风格的虚无主义小说。故事从一个咖啡馆本该打烊的时间讲起,以咖啡馆里一位急着回家睡觉的年轻侍者和一位又要独自失眠的年长侍者对话展开,大部分的对话都关于咖啡馆里那个迟迟不走的贪杯老人。这是一位真正孤独的老人,坐在一个干净而且很明亮的小酒馆里,他又喝醉了,他曾经试图自杀,被他的侄女解救,之后他便经常来这里喝酒,总是喝到很晚。   整个故事全文一共仅有五百余字,绝大部分是短小的对白,犹如浩淼海面上的一小块浮冰,但??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言,文本表面上所见仅仅是作者想表达的八分之一,透过这短小精悍的八分之一,读者能够发挥想象,从而清晰地感受到海面下更深层次的八分之七。以下将从海明威创作中对人物感情世界和故事主题的隐藏两个方面来对其“冰山理论”的体现作简要分析。   2.1 隐藏人物的感情世界   文学作品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表现人物的感情世界。文学家们把揭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一直是作为第一任务来完成。到了19世纪,作家们更加关注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波澜。作家们经常用大段的笔触来描绘人物的感情,进行心理描写。而在海明威的小说中,这一切被降到最低限度,几近被省略。在海明威的创作中。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人物的感情,不论是兴奋、悲痛、失望、轻蔑,从不用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给读者以最大的感受空间。他笔下人物的内心,不是作者直接告诉我们的,而是读者在阅读之后自我真真切切感受的。   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虽然老人是故事的一个主要角色,但作者在文本中对老人的正面描写少之又少。无论是年龄、经历,还是内心世界,作者都是透过两位侍者的对话传递出来的,而老人身上那种迷惘、麻木、悲观的生活态度,更是冰山水面之下那八分之七的内容,作者不着一字,但读者却能够通过侍者简短的只言片语完全感同身受。   “上个星期他想自杀。”一个侍者说。   “为什么?”   “他绝望啦。”   “干吗绝望?”   “没事儿。”   “你怎么知道是没事儿?”   “他有很多钱。”   在故事开始,简单的情景介绍之后,便有了咖啡馆两位侍者的这一段简短的对话。两人讨论到老人因为绝望而试图自杀,而为何感到绝望,侍者认为是“没事儿”,因为他有很多钱。这种因果逻辑乍一看觉得讽刺荒诞,细读之下则会发现其深层的社会原因。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老人在战争中饱受沧桑和煎熬,是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中的代表,因此他对生活麻木悲观,也因而选择过自杀,但咖啡馆的侍者,尤其是年轻的侍者不能理解老人内心的渴望,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只要有钱,生活就不该如此痛苦。而也许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平时照顾老人的侄女都纷纷持这种观点,便必然忽视了对老人内心世界的关怀。空有一堆财产却无法倾述的老人试图以死来解脱,却更加讽刺地被并不真正关心他的亲人解救,之后借助酒精来继续麻痹自己,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找寻慰藉。   这一段对话,是“冰山理论”的极好体现,两位侍者的对白,寥寥数语,表面看来都是打发无足轻重的闲聊,只是海面上漂浮的冰山一角,而真正掩藏在这浮冰之下的一个孤独无奈的老人形象早已刻画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2.2 隐藏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海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