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拟古元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中唱腔创作
试论拟古元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中唱腔创作
摘 要: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选择了元杂剧剧本《汉钟离度脱蓝采和》进行拟古复演实验,并邀请了余丛、周育德、周传家等国内古典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专家作为该剧的音乐指导。音乐唱腔作曲现已由笔者完成。此文就该剧种唱腔音乐部分的创作过程及创作的方式及依托进行讲述。
关键词:《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北曲篇;柳子戏
中图分类号:J8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042-04
一、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笔者专业方向为昆曲唱腔写作,在导师和各位专业教师的教导下,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戏曲音乐学科背景下的织体写作和昆曲唱腔音乐的写作手法,并写作了一些如文献片《昆曲600年》、大型纪录片《京剧》等一些戏曲风格的音乐。在院工作与学习期间,对元杂剧的北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当今的戏曲舞台可谓枝繁叶茂,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各地方各剧种涌现出大批的新编戏曲作品,而作为一名戏曲音乐工作者,应适时追溯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及源头,回归戏曲的本质精神。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一次大规模的收获,为中国文学史奉献出一笔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课题为“拟古元杂剧”,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现掌握的史论资料推想出元杂剧的演员体制和音乐特点,最大限度地还原作品本来的样子,同时也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戏曲综合性、虚拟性、写意性的艺术魅力。
二、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元杂剧中北曲的演唱及元杂剧本身的演剧形式已无据可查,白话文盛行的时代,许多历史民族特色文化已面目全非。那么,中国古老的戏曲雏形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演剧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北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唱腔特点?当今一批音乐史学家毕生致力于此中研究,并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如刘崇德《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丘琼荪《白石道人歌曲通考》等 。
1992年中国戏曲学院于少非教授曾组织复演拟古南戏剧目《张协状元》,由已故昆曲艺术家傅雪漪作曲,该剧曾巡演欧洲并引起轰动,此外还有2002年排演的新编杂剧《画梦诗魂》,作曲:傅雪漪;2010年???古式昆曲《怜香伴》,作曲:傅雪漪、徐达君;2011年新编杂剧《孤山梦》作曲:徐达君等。
《汉钟离度脱蓝采和》以拟古元杂剧形势的复演为首次,其中的北曲音乐写作可能是此次拟古演出的最大难点。
三、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内容
北曲今已绝响,因此现阶段我们不可能还原出纯粹的北曲音乐,只能尽量接近,那么音乐创作方法尤为重要。而创作必须要有素材和依据,要求在研究其方式方法和寻找写作依托上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本篇论文的重点在于该剧唱腔写作方式和依托,并附其中几段唱腔谱例加以比较和说明。
2.课题研究方法
(1)唱腔创作的准备工作——熟读剧本
谱曲的第一步是熟读剧本,深刻地了解剧本故事发生时代的背景、矛盾事件、人物的社会地位等等。一出戏总离不开悲欢离合,谱曲要有起承转合,谱曲者要从剧本特定的人物性格中找到人物的音乐形象并加以表现程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剧未见著录,现存《古名家杂剧》本,故事发生在元代,元杂剧盛行的时期。自内容上看来,此剧虽是神仙道化剧,但与一般描写神仙生活不同,多涉及戏曲艺人的经历。剧中的描写保留了不少戏曲演出的珍贵史料,很可能出自演员手笔,并且曲词颇典雅可读,又当经文人润饰。为典型的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体制特点,由正末(蓝采和)一人主唱,其他角色(旦、净、杂)只做宾白。剧本说的是洛阳梁园城名伶蓝采和有半仙之分,被下凡的汉钟离设巧计引渡成仙。四折情节大致如下:
第一折【仙吕】:蓝采和以洛阳梁园城名伶自居,汉钟离见他有半仙之分,有意点化他成仙,蓝采和先是谦卑拱让,在汉钟离有意刁难之后又讽刺挖苦。此折前半部分的音乐情绪应该高亢激昂,并逐渐往谐谑的风格过渡。
第二折【南吕】:汉钟离设巧计使得冥顽不化的蓝采和自愿出家,此折蓝采和经历大喜大悲后有大彻大悟,因而矛盾冲突较为激烈,是全剧中音乐情绪变化最多的一折。
第三折【正宫】:决心出家的蓝采和从此闲散安逸不受尘世羁绊,在妻子百般挽留之下仍不肯回归世俗。此折唱腔设计应行云流水,粗犷高亢,但又要隐露出一丝凄凉与无奈的情绪。
第四折【双调】:天界生活三年的蓝采和回游人间,人间已过去了三十年,面对老态龙钟的妻子们沿街乞讨的场面,蓝采和感到“重惜浮生如梦里”,顿想重操旧业重返人间,此时汉钟离与吕洞宾突然出现并斥蓝采和“凡心不退”,无奈,蓝采和跟随师父们重返仙界。此折音乐以凄切悲凉的情绪为主。
(2)唱腔音乐布局。
通过对剧本的分析,第1折戏剧冲突尚未全面展开,故多用调性“清新绵邈”的仙吕。这也是绝大多数元杂剧剧目惯用的手法,第2、3折南吕、正宫,南吕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