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动生理学第四章呼吸机能
血红蛋白(hemoglobin )与氧气结合 每分子血红蛋白结合4个氧分子 每克Hb可结合氧 1.34mL~1.36mL 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最大量,称为血红蛋白氧容量;实际结合量称为氧含量;氧含量所占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氧饱和度。 * 血红蛋白与氧的可逆结合 血红蛋白与氧的可逆结合 肺: PO2高,促进Hb和O2结合 组织: PO2低,促进HbO2解离 Hb O2 HbO2 + 肺 组织 * 氧离曲线 氧离曲线表示 氧分压与血红 蛋白结合氧量 的关系 氧离曲线上段 氧离曲线下段 * 氧离曲线的分子生物学意义 1分子血红蛋白含4分子Fe2+ 第一个Fe2+与O2结合后→珠蛋白肽链分子构型改变→第二个Fe2+与O2更易结合(亲和力↑)≡ Fe2+与O2解离能力↓→········→第四个Fe2+与O2亲和力↑↑125倍 饱和度<75%,即O2结合的Fe2+不足3个,亲和力较弱,氧离作用叫明显,曲线较陡 * 氧离曲线上段的生理意义 现象 氧分压从100mmHg降至80mmHg:血氧饱和度仅从98%降至96% 氧分压高于60mmHg:血氧饱和度大于90% 意义 高原或轻度呼吸机能不全:不致缺氧 * 氧离曲线下段的生理意义 现象 氧分压小于60mmHg:氧分压略有下降,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 意义 保证组织缺氧时,血液放出大量氧,以供肌肉活动 * 氧解离曲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血液二氧 化碳分压、pH值、体 温、2,3-DPG等 * 一氧化碳中毒 简单解释 * 氧储备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存在一小部分氧气代用 血液、肺:1300~2300mL 肌红蛋白:240~500mL 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化学结构相似,肌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明显高于血红蛋白。 * 氧利用率 氧利用率 定义: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量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比 安静时,人体100ml动脉血中氧含量较为固定,约为20ml。 计算:氧利用率=(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100% 不同情况下氧利用率 运动时高于安静时约2.6倍 剧烈运动时氧利用率可提高3倍以上 * 氧脉搏 氧脉搏 定义: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摄取的氧量 最高:心率为130~140/min时:11~17mL;个别运动员可达到23ml 判断心功能的综合指标 * 二氧化碳运输 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少部分,占6%左右) 化学结合 碳酸盐形式(NaHCO3,KHCO3,占87%)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HbNHCOOH,占7%) * 二氧化碳运输 碳酸盐形式(占87%)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HbNHCOOH,占7%) NaHCO3 * 呼吸与酸碱平衡 血液在运输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形成H2CO3/NaHCO3缓冲对,其比值为1/20。可通过分解或合成H2CO3改变二氧化碳的分压调节呼吸,从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一)呼吸运动的神经支配 延髓和脑桥通过膈神经支配膈肌,从而调节呼吸; (二)呼吸中枢 脑桥 呼吸调整中枢:抑制吸气,调整呼吸节律 长吸中枢:加强吸气 延髓(呼吸基本中枢) 吸气中枢 呼气中枢 大脑皮质 对呼吸进行随意调节,如唱歌、讲话、运动等过程中对呼吸的调节 各中枢的相互关系 *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反馈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 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反射过程 吸气:肺扩张→达一定容积→肺牵张感受器兴奋↑→发放冲动→······→延髓→吸气中枢抑制→吸气终止呼气发生 呼气:肺缩小→肺牵张感受器兴奋↓→传入冲动↓→吸气中枢抑制解除→下个呼吸周期 负反馈调节 * (二)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 吸气时阻力↑→吸气肌收缩 呼气时阻力↑→呼气肌收缩 躯干、四肢肌肉和关节处的本体感受器受到牵拉刺激时也能引起呼吸加快 * (三)防御性反射 呼吸道内存在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引起反射,防止异物进入肺泡。 *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指动脉血中的O2、CO2和H+ (一)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体(起主要作用)和主动脉体(次要) 2、中枢化学感受器 延髓外侧的浅表部分,主要接受周围脑脊液 中的CO2和H+刺激 * (二) CO2 、 O2和H+对呼吸的影响 CO2 血脑屏障 CO2 + H2O H+ 化学敏感区 O2↓ 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调节 * 舌咽神经分支 窦神经 主动脉神经 (迷走神经内) 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 PO2、P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docx VIP
- Unit6+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VIP
- 高中物理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之板块模型.pptx VIP
- 05-吹瓶生产工艺Krones吹瓶教程.ppt VIP
- 中外合作办学的可行性报告.pdf VIP
- 2025年[指南]胃息肉 .pdf VIP
- 函数专题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5大题型).docx VIP
- 3.5.2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必修第一册) (教师版).docx VIP
- 2025年招标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pdf VIP
- 办公设备维保服务办公设备维保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