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蜂胶堂“美丽陷阱”
蜂胶堂“美丽陷阱”
女强人的“发迹路”
东北女子王珍波,1964年6月19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一个平民家庭。她在大专毕业后,按部就班,成家生子,一直没有稳定工作,辗转从事过许多职业,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日子紧巴巴的,吃了不少苦。跌宕的人生经历磨砺出王珍波坚韧的品性,生活中街坊四邻们都称她为压不垮的女强人。
2008年3月初,经朋友介绍,44岁的王珍波来到林之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班,公司对外号称销售蜂胶制品。因工作出色,王珍波不久就被公司任命为销售部副总经理,负责带领一些业务员到大街小巷兜售蜂胶。公司常会利用聘请的保健医师为中老年人做免费健康讲座、赠小礼物之机,一步步骗些爱占小便宜的中老年人高价购买公司从小作坊进的劣质蜂产品。在很短时间内,精明细心的王珍波便弄清了公司经营牟利的“秘诀”,她没有声张,只是暗自将公司经营的流程埋在心底。
王珍波看着公司老板日进斗金,眼红的她没有选择退出。在这个表面人气旺盛的公司,王珍波千方百计地结交了低等级的下线业务员孙光明、孙晓晓、赵奇、小敏、陈东海等一批朋友,她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开个公司,也正是这些人将成为她日后非法敛财的帮凶。可令王珍波没有想到的是,正当自己在公司站稳脚跟,拉人头的业务蒸蒸日上,“钱途”无限之际,公司被受害群众举报,辖区工商部门认定林之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非法传销,公司受到巨额罚款并责令关门。2008年6月底,公司被当地警方查封,公司主要经营人旁某等人相继被逮捕。该案涉及众多被害群众,在当地影响很大,多家新闻媒体都相继报道或转载了哈尔滨“林之隆”公司涉嫌传销被警方立案的消息。
聪明的王珍波一听到风声就悄悄逃离了是非之地哈尔滨。躲过一劫的王珍波再次失业,差点坐牢的心悸着实让她在朋友家老老实实待了一段时间。可是没有经济来源,王珍波生活拮据,寄人篱下也不是办法,经老乡介绍辗转来到千里之外的河北省唐山市闯荡。在找工作多次碰壁无着落之际,困苦的王珍波偶然路过一家保健品商店,她看到买二袋赠一袋蜂胶的广告后,脑袋一热,动起做蜂产品生??发财的念头。说干就干,颇有能耐的她,租房、进货、雇人、发广告,得心应手。
2008年9月,唐山市路南区蜂医堂蜂产品经销处正式成立,主要经营蜂胶、蜂蜜、蜂蜜肥皂等蜂产品,但因正常经营利润太低,没过多久,她就重操旧业,模仿起哈尔滨林之隆生物公司的经营模式,只是敛财的手段更隐蔽更高明一些。
蜂医堂的经营步入正轨后,王珍波忙不过来,她相继以高薪从吉林市找来了在林之隆生物公司的老同事孙光明、孙晓晓、赵奇、小敏、陈东海,任命孙光明为销售总监,孙晓晓为一部部长,赵奇为二部部长,陈东海为三部部长,小敏为四部部长。有了这五位“老手”的协助,王珍波如鱼得水,在她的统一指挥下,销售处还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了一批员工。平时由孙光明负责培训新员工,告诉员工蜂胶的价格及销售模式,王珍波不在时,孙光明全权处理蜂胶堂事务。
目标锁定“中老年人”
按照王珍波的授意,蜂胶堂高度重视产品的对外宣传,指定专人负责产品推介工作,经常组织员工上街宣传蜂医堂的蜂胶产品,向路人大量散发宣传单。同时,销售总监孙光明负责给消费者讲解销售政策:“购蜂医堂蜂胶五盒以上者买一赠二,赠品代售,顾客既可以吃到蜂胶又可以赚钱,老板很有实力,政策十年不变,顾客和蜂胶堂签订合同和委托书,让大家放心。”因为中老年人缺乏法律知识,特别是退休的老年人比较闲,手里多有积蓄,爱占点小便宜,所以,蜂医堂把公关的重点放在了中老年人身上。
据受聘蜂胶堂的老医生刘坤向办案检察官控诉:“我刚从医院退休,通过公开应聘来到蜂医堂工作,按照老板王珍波的要求,我经常到居民区或在店里,给消费者讲授中老年人保健方面的医学知识,附带介绍蜂胶的成分、保健作用,我们还给他们免费做测血压、把脉等诊断检查,之后登记他们的联系方式。听讲座的人,临走都会得到水果盘、挂面、食盐、鸡蛋等小礼物,目的是为了吸引这些人购买蜂胶,来买的多数是中老年人,占点小便宜挺高兴,我看着前期买蜂胶的人确实返款获利了,也买了3万元的蜂胶,案发后才知道被骗了,至今还有1万多元本金没能返还。”据了解,抱着刘医生这样心态的受害者人数众多。
一系列“惠民让利”的诱饵,加上王珍波等人天花乱坠的宣传,蜂胶堂逐渐打消了一些中老年人认为购买蜂胶存在风险的顾虑。而买蜂胶的消费者,见蜂医堂内部员工都在买,一传十,十传百,蜂胶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王珍波团伙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和掩饰自己的骗局,狡猾的王珍波会拿出一小部分前期赚的钱,通过网上银行或现金支付,按照协议约定按时返款给一些要求代卖蜂胶的顾客,而最先投资的一小部分人也获得了所谓的“利润”。连锁反应,口口相传,去蜂胶堂买蜂胶的人越来越多。
2010年3月,春光灿烂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