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启示录党课培训课件
XXXX党课培训材料 1.诞生 1939年诺门坎战役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初夏季节,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便把它谱成了歌曲,但当时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 大家觉得耳熟吗?请猜猜是什么歌曲? 2.战歌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不到一个月,就击溃了前苏联红军,直逼首都莫斯科。苏联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男人几乎全部奔赴前线,留守的女人匆忙搬迁到后方的工厂中制造坦克等武器。 7月的一个黄昏,在莫斯科城里,一对新编的红军近卫军即将开赴前线。年轻的士兵们都是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甚至连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的时间也没有,就要匆忙上路,市民们倾城而出为他们送行。送行的人群里有一群妙龄少女,她们是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女学生。此时,她们站在路边,看着行进中的同龄人,忽然唱起了一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正在行进中的全体官兵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人人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齐刷刷地向姑娘们行了个庄严的军礼。在姑娘们歌声的感染下,市民们也都高声唱起了《喀秋莎》。在歌声的陪伴中,年轻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雄赳赳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前线…… 在随后的一次极为惨烈的阻击战斗中,这队红军官兵却高唱着《喀秋莎》,一次次冲向敌人,让德军不由得胆战心惊。阻击任务完成后,全体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他们英勇顽强的阻击,给了不可一世的德军以迎头痛击,更为红军建立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听到《喀秋莎》开始,他们的的生命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但他们英勇杀敌的事迹,却很快传遍了全苏联。伴随着他们事迹的,还有歌曲《喀秋莎》。从此,《喀秋莎》便流传开来,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市,整个苏联到处都在传唱着《喀秋莎》。 3.武器“喀秋莎”名字的由来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炮在苏联兵工厂里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这种火炮斜置在卡车上,能并排发射火箭,不像榴弹炮、加农炮那样笨重,不仅移动方便,而且火力凶猛,所以,战士们非常热爱这种武器。这种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着字母“K”,这是某兵工厂出厂时的标记。操纵火炮的红军战士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大炮命名为“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里传播开来。一首歌曲的名字与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同名,这无意间又促使了这首歌曲的流传。 它发射时无数子弹铺天盖地袭来,就像晴朗的夏天突然袭来的冰雹一般。德国人把它称为“呼啸的死神”,由于密集的火箭弹在飞行时发出刮风般的嘶鸣声,因此又把它戏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曾有一位随军记者看到,伴随着“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声,苏军战士高唱着《喀秋莎》,好像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2015年5月9日上午10时,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庆祝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 在此之前的5月4日夜,参加胜利日阅兵夜间彩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第二次亮相。步伐未至,歌声已到。 他们唱着红场阅兵的必备曲目《喀秋莎》,正步踏过红场的青石路,但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唱的是俄语。 据新华国际报道,此前已在靶场有过第一次彩排合练。当中国军人用俄语唱起《喀秋莎》,以铿锵演绎柔情,52个俄罗斯阅兵方队齐声喝彩,有人边听边掉泪,有人加入合唱。 这首歌曲再一次将中俄两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法西斯”是什么呢? “法西斯”一词是拉丁文“权标”(fasces)的音译,而后来权标又被用做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后来“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简而言之,法西斯就是一种疯狂地侵略其它国家,残害别族人的生命的思想。 法西斯主义国家是哪些? 纳粹德国 (希特勒) 意大利的法西斯势力 (墨索里尼) 日本的军国主义 轴心国 同盟国 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 以中美英法俄 为首 轴心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德国 希特勒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总理 纳粹党 意大利 墨索里尼 意大利王国首相 法西斯党 日本 裕仁 日本天皇 大本营.日本皇室 东条英机 日本首相 同盟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美国 罗斯福、杜鲁门 美国第22、23任总统 民主党 英国 乔治六世、丘吉尔、艾德里 英国国王、首相、首相 无、保守党、工党 中国 蒋介石 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中国国民党 苏联 斯大林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联共产党 自由法国 戴高乐 自由法国领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高二语文(统编版选必中册).pptx VIP
- T_ZNZ 021—2020_水稻对稻曲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EN 60584-1-2013热电偶 — 第 1 部分:EMF 规格和公差(中文版).doc VIP
- 留下一点冬天绘本.pptx VIP
- 文化维度理论.pptx VIP
- 三星电子招聘简章_2.doc VIP
- 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中文翻译.xlsx VIP
- 自然生长的红色古镇:巴中恩阳历史文化名镇空间解析.pdf VIP
- 贵州地方课程新教材多彩贵州多彩人生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