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气候变迁介绍李崇德老师PPT.pptVIP

温室气体气候变迁介绍李崇德老师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室气体气候变迁介绍李崇德老师PPT

肆、全球減碳趨勢及我國因應對策(6/15) * 國際能源展望及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預估在2030年間化石能源仍是主要初級能源,成長幅度約佔90% 預估在2030年間全球能源使用所排放二氧化碳將增加62% 開發中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於2020年間超過已開發國家 國際能源展望 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700 Oil Natural Gas Coal Nuclear Other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Quadrillion BTUs Developed Developing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Billion Metric Tons Carbon Dioxide Source: USDOE EIA IEO 2004 Reference Case 肆、全球減碳趨勢及我國因應對策(7/15) *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活動的發展趨勢 1995 2000 2002 2004 2006 2007 1995年COP1召開 1997年通過京都議訂書 2002年歐盟15國集體批准加入《京都議定書》 2001年第一個由政府推動成功的市場交易制度 UK-ETS啟動 2001年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 2002年ISO/TC 207/WG5始制定ISO 14064 2005完成ISO/FDIS 14064-1~3版 2000年ISO/TMB/AHGCC成立 UNFCCC 政治協商 ISO/TC207標準制定 55個國家批准 批准國家排放量佔世界55% 1995 2000 2002 2004 2006 我國近期推動歷程 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結論 2002環保署編訂國家通訊 2002完成新版國家通訊初稿 2004環保署/工業局推動溫室氣體施政與產業試行計畫 2000年研擬溫室氣體防制法草案 峇里島 路線圖 2005歐盟交易體系正式推動 2005年底COP11於Montreal 召開 2005研訂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2005第二次能源會議 辦理12家產業溫室氣體盤查成果擴大發表 2006.3公告ISO 14064 2007.4公告ISO 14065 2004年底COP10於阿根廷召開 歐盟建立登錄平台 2006年底COP12於Nairobi 召開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送院審查 2006.4召開國家永續會議 2007.5標檢局公告CNS 14064標準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肆、全球減碳趨勢及我國因應對策(8/15) * 京都議定書主要內容 設定減量 時程與目標 管制6種 溫室氣體 制定3種 彈性機制 森林吸收 納入計算 公約「附件一成員」及摩洛哥與列支敦斯登,應於2008至2012年間達成減量目標,同時採差異性削減目標的方式 CO2、CH4、N2O管制基準年為1990年,而HFCs、PFCs與SF6為1995年 制定「共同執行」、「清潔發展機制」及「排放交易」等三種彈性機制 1990年以後所進行之植林、再植林及砍伐森林所造成之溫室氣體吸收或排放之淨值,可計算於減量之中 2004年12月18日俄羅斯國內程序批准後達到了生效的門檻,因此,京都議定書在90天後,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京都議定書減量機制 現有156公約諦約國批准 京都議定書特點為允許進行國際合作來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承諾,並將減量目標期程由一年擴大為五年,使各國於便利性與經濟性選擇彈性較高。 肆、全球減碳趨勢及我國因應對策(9/15) * 後京都議定書時期之發展趨勢 仍待各國批准京都議定書,特別是美國。 2005年起開始討論2012年以後承諾期的責任。 後京都時期之管制對象仍以附件一國家之減量責任為主,但不排除也有非附件一國家減量責任的可能提案。 制裁條款:採罰金或貿易制裁方式。 繼續討論並設計運作排放權交易制度。 各國減量目標的訂定往往是國際談判結果;我國應積極掌握各種可能方案的發展。 肆、全球減碳趨勢及我國因應對策(10/15) * 後京都議定書時期之發展趨勢—2009年哥本哈根協定 提出控制溫升在攝氏兩度以下的共同願景,但並未提出具體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應以包括運用市場機制、加強成本有效性、倡導減量行動等各項策略,提供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低排放經濟體)誘因,以發展低排放路徑。 強調從2010年至2012年間,每年提供300億美金給開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