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回复和再结晶.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回复、再结晶相比,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晶粒长大的动力学有什么特点? 再结晶晶粒总是均匀的生长吗? 影响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因素有什么差别?为什么? 二、异常长大 细小弥散的第二相粒子——钉扎晶界——晶界迁移阻力↑ 冷变形—变形织构—再结晶织构—位向差小——晶界迁移能力↓ 热蚀沟——钉扎晶界——晶界迁移阻力↑ 多数晶粒长大受阻 (二次再结晶、三次再结晶) 1. 基本原理 少数第二相溶解的晶界 少数再结晶织构中,非择优取向的晶粒 少数热蚀沟钉扎,但表面能较低的晶粒(某些位向) 少数再结晶后较大的晶粒 晶界迁移能力 ↑↑ 少数晶粒快速长大 异常粗大的晶粒组织 性能恶化 高纯Fe-3Si箔材 1200℃真空退火的二次再结晶 镍基耐蚀合金Hastelloy G3合金二次再结晶 Mg-3Al-0.8Zn合金退火组织 a .正常再结晶,b. 晶粒长大,c. 二次再结晶 —— 总晶界能下降 + 总表面能下降 2.异常长大热力学及动力学 1)热力学 2)动力学 纯长大过程——先快后慢 驱动力 —— 体系自由能下降 (某些特殊位向的晶粒表面自由能较低) 加热至T再以上保温 —— 再结晶 三、再结晶退火及组织控制 1.再结晶退火 1)软化冷变形后金属——方便后续加工 2)细化晶粒(特别要防止二次再结晶) 工艺: 目的: 2.再结晶组织 1)再结晶图 描述变形度、退火温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三维曲面图 注意:临界变形度区及二次再结晶区 原本不易生成孪晶的面心立方晶体,再结晶时出现孪晶 孪晶界能与大角晶界能差↑——易于形成退火孪晶 2)退火孪晶 现象: 3)再结晶织构 冷变形 形变织构 产生新织构 保持原织构 再结晶织构 二次再结晶织构 各向异性 进一步 表现出 称为 再结晶 定向(择优)形核理论 定向(择优)成长理论 凸出晶核、亚晶均 保持原织构取向 有利位向晶粒长大速度快 其它位向晶粒长大受抑制 特殊位向织构 (可能与原形变织构相同或不同) 择优形核、择优成长理论 机理: 与原形变织构相同的 再结晶织构 与回复、再结晶相比,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纯晶粒长大和形核长大的动力学特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在大变形量、高温退火时易发生二次再结晶? 如果将加热与塑性变形同时施加到合金,会发生什么? 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变形 硬化速度 = 软化速度时对应温度以上的加工变形 第一阶段,微应变阶段 第二阶段,均匀塑性变形,加工硬化 第三阶段,稳定流变阶段,持续形变 动态回复时的真应力—应变曲线 动态回复时的真应力—应变曲线 第一阶段: 位错密度由1010~1011m-2增至1011~1012m-2 第二阶段, 位错密度继续增大 形成位错缠结和位错胞 位错消失速率随应变增大 第三阶段 位错密度达1014~1015m-2, 位错增殖速率=位错消失速率 稳态流变阶段(无加工硬化) 位错构成亚晶界,形成亚晶,保持等轴状 动态再结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高应变速率:三个阶段 加工硬化阶段(0<ε<εc) 动态再结晶的初始阶段(εc<ε<εs) 稳态流变阶段(ε≥εs)。 低应变速率:交替硬化-软化 加工硬化阶段(0<ε<εc),位错增殖慢 动态再结晶软化,曲线下降——继续再结晶驱动力减小——硬化占优,曲线上升——再结晶驱动力增大——动态再结晶软化——下降-上升- …… 晶粒细化 亚晶细化 流变应力↑ 无影响 亚晶细化 形变温度↓ 强度优于稳态 (静态)再结晶 强度优于稳态 (静态)回复 力学性能 中心有畸变的极细等轴晶 拉长晶粒与恒尺寸亚晶粒 组 织 变形造成的畸变与 无畸变晶粒的形成平衡 位错增殖与 位错抵消平衡 软化机制 低层错能材料 高层错能材料 (位错不易扩展,易攀移、交滑移) 适应材料 动态再结晶 动态回复 —— 部分消除气孔、疏松 —— 破碎枝晶 —— 夹杂物沿变形方向分布 ——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 ——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 Al-Li 合金挤压型材中的纤维组织 Al-Li 合金厚板中的纤维组织 4.带状组织 ——各向异性 ——沉淀相沿变形方向分布 40钢 热轧 20钢 热轧 1920年,ROSENHAIN等发现Zn-4Cu-7Al合金在低速弯曲时,可以弯曲近180度。 1934年,英国的C.P.PEARSON发现Pb-Sn共晶合金在室温低速拉伸时可以得到2000%的延伸率。 1945年前苏联的A.A.BOCHVAR等发现Zn-Al共析合金具有极高延伸率,提出“超塑性”名词。 1964年,美国的W.A.BACKOFEN提出了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的概念,为超塑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发展史: 1.超细晶(≤10?m),两相组织 2.形变温度0.5~0.65T熔 3.很低的应变速率0.01~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