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与事故案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通病与事故案例分析

大梁时,振捣不够,出现了漏振现象, 导致出现了一道深沟 墙体开裂 地下室混凝土墙接茬处浇注时未进行接浆处理,出现明显冷缝,形成渗水通道,容易渗水 楼梯板下凹 砖墙开线槽时野蛮施工将墙打透,并将墙体拉接筋打断,容易造成墙体裂缝. 混凝土整平仪 梁柱接头处箍筋的绑扎 谢 谢! 23、框架梁开裂事故案例 顶层纵向框架梁KJ-7,KJ-8上有15处 事故 案例 原因分析 1.混凝土收缩 2.缺少附加的横向钢筋。 主次梁交接处箍筋加密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中的附加钢筋 24、混凝土受冻害事故 某省一综合楼,五层砖混结构,现浇钢筋砼楼盖.在浇注砼时正值冬季. 在拆模后发现冻害严重。具体表现: 1、板面砼层剥落、疏松,用铁器或木板刮时,表层纷纷剥落,有的外露石子,用手可以挪动,结构疏松; 2、砼强度严重不足.原设计砼为C25,实测强度大都在C15~~~C18之间,个别的仅为C10; 3、表面裂缝遍布,参看图 。 混凝土受冻害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显然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受了冻害。 1、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随着温度的减低而减弱, 2、混凝土混合物的结冰温度约在-2~~~-4度。水结冰则水化反应完全停止。 3、低温环境浇筑混凝土,在硬化前受冻,水化反应很弱,水泥水化物的强度弱,水结冰冻胀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因而强度严重不足。 4、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的概念及其值的大小。 25、钢筋工程 事故现象 某教学楼屋顶为井字梁楼盖,平面尺寸为10.8×14.4m,梁断面25×70cm,受力钢筋为3¢22。浇灌完混凝土拆模后,发现离支座2.5m的部位出现了大量的裂缝,见图。 钢筋工程 原因分析 设计图上受力钢筋为3根¢22的钢筋。 施工中,由于¢22钢筋没有长于10m 的料,在离支座两端2.5m处,将受力钢筋在同一截面切断后采用搭接焊,致使该焊接截面同时有6根¢22的钢筋,钢筋间基本没有空隙。钢筋与混凝土间失去粘着力,钢筋的搭接失去作用。致使拆模后该梁在搭接部位严重开裂。 26、基坑工程事故分析 某工程基坑深16m,双排钢筋混凝土密布桩支护,桩径1.0M,一道锚杆加固。 某日凌晨1时5分,基坑支护桩突然在基坑底面以上断裂,高度不等,造成40m的边坡大塌房,基坑边缘的两层工棚滑入基坑,造成2人死亡17人受伤。4时许,继续倒塌的支护桩又导致两个移动式办公室倒塌。倒塌的工棚原为小卖部、材料库和工人宿舍,事故伤亡者多为外地民工。 2 事 故 分 析 基坑边缘严重超载。使基坑支护结构所承受的作用力远大于设计抵抗力,从而产生较大的变形。 工人们把生活用水随意倒在基坑边,造成支护桩后土体含水量不断增大,支护结构所受的主动土压力增大。 监测不力,安全意识差。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已发生基坑周围地面开裂,支护桩墙有松动的迹象,但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也没有及时报警,更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从而造成灾难。 27、某大厦基坑工程事故分析 某大厦地上22层,地下室2层,开挖面积1260㎡,基坑深8.0M采用直径为1000MM的钻孔灌注桩支护,桩长14M,嵌入粘土层1.0M,桩距1.3M,桩间用直径为700MM的高压旋喷桩连接,形成挡土防水帷幕,基坑平面见图。 该场地地质条件较复杂,有砂层、淤泥质粘土层和粘土层等,地下水位高,补给水源很近。施工场地狭窄,相邻道路交通繁忙。 基坑开挖后,止水帷幕漏水涌砂,接着,相邻水源倒灌,基坑北边的支护桩向坑内倾斜达27CM,外围地面严重塌陷,附近的游泳池建筑物损坏。 1 事 故 分 析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基坑止水方案的制定不切合实际情况。 高压旋喷桩和灌注桩组合使用,能解决一般场地中挡土防水问题,但是,相同压力下的旋喷桩在不同的砂层中成桩情况相差悬殊,在砾砂层中高压旋喷桩形成的桩径很大,其高压水泥浆液甚至可沿孔隙流出很远(有流至4M远处井内的记录),如果钻机拔杆速度较快,则形成的桩体密实度不足,存在裂缝、空洞等缺陷;在密实的、级配较好的中细砂层,由于空隙小,阻力大,浆液难扩散,与其两侧的灌注桩不能很好地结合。 总之,在不均匀砂层地基中采用高压旋喷桩补空形成防水帷幕,容易存在裂缝和漏洞,基坑开挖后,由于坑内存在较大的水压,按照缝隙的不同高度,会导致漏水漏砂、管涌等基坑事故。 2 事 故 处 理 根据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在水土流失地段采用化学灌浆,灌固砂总长40M,见图2-97。每次抢险灌浆孔视漏水空洞位置而定,一般离出水口1~2M,灌浆段在出水口上下1~2M,浆液凝固时间5~15S。通过实施化学灌浆,该基坑漏水得到控制,支护桩得以稳定。 28、某大厦基坑工程事故分析 基坑设计与开挖 该基坑三面临街,一面与一建筑物相邻。基坑先放坡5.3m深,然后采用钢筋砼灌注桩加两层锚杆支护,桩径1.0m,桩长13.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