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建筑抗震的设计规范GB 50011送审的报告
PAGE 1第二讲 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简介 徐正忠 王亚勇修订过程大事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以下简称89规范)是八十年代初期至中期编写的,反映了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科研的水平和设计经验。自1990年正式颁布实施以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结构体系、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发展并得到应用,89规范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形势,各地的建设中经常出现所谓“突破规范”的问题。由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设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盲目采用一些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技术进行结构抗震设计,从而留下隐患。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内外所发生的大地震,如:澜沧、武定、大同、丽江、包头及美国旧金山、洛杉矶、日本神户等,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产生了新的震害经验;也有许多采用抗震新技术的建筑物经受了地震考验,证明这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有鉴于此,规范管理组於1994年6月14日召开在京专家座谈会,到会专家20多人,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和抗震办公室、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的领导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对89规范颁布以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急需补充增加的内容提出了意见,同时建议安排三批共16项相应的研究课题等。可以认为,本次会议对89规范的修订达成了共识,正式提出了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后,规范管理组向全国400多个单位发出信函征求意见,得到了积极的回应。截至1996年5月,收到国内从事设计、勘察、科研、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数百位专家的许多重要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有必要也有可能对89规范进行全面修订。1996年10月8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向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提出申请,就技术储备情况、拟修订内容的技术含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估计、与其他相关规范的关系、组织工作和经费筹措等做了详细的汇报。1996年11月7日,标准定额司召开规范复审会,到会三十多位专家一致同意对89规范进行修订的申请报告。1997年5月21日,建设部正式下达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在内的1997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经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批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共24个单位,组成修订编制小组,参加人数共39人。1997年7月规范编制组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修订大纲,从此开始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全面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还开展了若干专题研究和实验研究。与此同时,中国地震局展开了对《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修订工作,新的地震区划图将采用地震动参数取代地震烈度。为此,规范修编组与地震区划图修编组及时进行了协调沟通,在规范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由地震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工程界普遍认同和适应的按照地震烈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的方法,提出在新规范中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并存、留有接口的办法,可以适应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发布实施,也照顾了工程界沿用了多年的习惯方法。 1997年12月和1998年4月召开了两次各章负责人的工作会议,形成“修编讨论稿”。1998年6月召开第二次全体成员的工作会议,讨论修改“修编讨论稿”和工作计划。1998年7月各章负责人第三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修编讨论稿”,于1998年9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全国发出征求意见。通过分片在新疆、福建、云南、陕西、辽宁等地召开座谈会、各单位召开讨论会形成书面意见、个人提出口头或书面意见、在有关刊物上发表的意见等四种方式,广泛收集各种意见共1500余条(次)。1999年1月、7月、11月各章负责人的三次工作会议研究;与有关规范的修订进行协调;对第8章(钢结构)又第二次征求意见,收到书面意见108条(次)。1999年12月布置开展试设计工作,分别对多层砖砌体房屋、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房屋、底层框架砖房、底部二层框架砖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高层钢结构房屋、隔震的多层砖砌体房屋、隔震的多层框架房屋等十项工程进行试设计。试设计分别按89规范和新规范(试设计用稿)进行,重点验算新增内容和修改条文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主要经济指标。总体来看,按新规范进行设计的各类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水平略有提高,结构造价增加幅度约为3-5%。1999年12月16-17日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和标准定额司召开“工程抗震标准规范研讨会”,针对当时国内学术界关于是否应大幅度提高我国建筑安全可靠度的各种观点,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部领导的指示,提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应遵从“依据我国国情,适当调整提高抗震设防标准”的原则,提高抗震设防标准要适度,并有针对性,不宜一概而论、普遍提高;还应明确该规范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docx VIP
- 2023年山东新高考历史答题卡.pdf
- 贝雷片计算参数.pdf VIP
- 江苏城投平台梳理(下):苏南篇.pdf VIP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doc VIP
-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pdf VIP
- 液压挖掘机分阶段功率匹配技术:原理、策略与实践.docx VIP
-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高清版).pdf VIP
- 18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_169.Jpeg.docx VIP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