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文化圈内越南古代园林艺术初探
汉文化圈内越南古代园林艺术初探 摘 要: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检索,通过分析各时期典型案例的园林特点,梳理了越南古代(公元1世纪至19世纪中期)园林发展的脉络;对其造园要素的选择运用进行归纳剖析,探讨了越南古代园林的岭南地域特色。 关键词:越南古代;汉文化圈;越南园林;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尼古拉斯?塔林的《剑桥东南亚史》将东南亚的社会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公元1世纪至16世纪、17世纪至19世纪初、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毗邻中国的国度越南,在19世纪之前就有相当规模的造园活动,本文拟结合古代(公元1世纪至16世纪和17世纪至19世纪)越南社会的发展过程,探讨公元1世纪至16世纪和17世纪至19世纪这两个阶段的越南园林进化特征。 1 越南古代历史文化概述 1.1越南古代历史 根据神话传说,越南历史可上溯至4000年前。公园前3世纪,秦征服百越,越南北部置于象郡辖下。公园前113年,汉武帝伐灭岭南的南越国,所设的九郡中包括越南。此后至1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越南处于北属时期的体制,由中国各朝代的政权直接统治。 968年交趾叛乱建国后,先后经历丁朝(968―979)、前黎朝(980―1009),作为中国的藩属国。1010年于升龙(今越南河内市)建都,成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先后经历李朝(1010―1225)、陈朝(1225―1400)、黎朝(1428―1527)、南朝北朝时期(1527-1592)、黎朝复辟(1592-1802)、西山阮朝(1778―1802)、新阮朝(1802―1945),命名大越、安南、越南。其间间隔着由中国直接统治的北属时期。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1]。 1.2越南古代文化 越南是汉文化圈里最南端的国家,长期受中国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从两汉时期开始,派驻越南的地方官吏就一直在越南推行汉化和儒学。作为宗主国的中国输出了汉字和大量的典籍,古代越南的学术、宗教受到中国文化极大的影响,此外,绘画、医学、建造、音乐、礼仪和服饰等方面也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最先建立中央封建集权的李朝立文庙、奉孔子,实现以儒、释、道三教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立国学院确立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按照儒家学说更定刑律礼仪,进一步加强其封建统治[1]。 2. 越南古代园林艺术的演进 2.1 公元1世纪至16世纪 该时期的越南经历了由中国统治的北属时期和建国后的多个朝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宗教文化对越南影响深远。在越南建国初期,佛教与儒学的地位平起平坐,汉传佛教是越南各派佛教之源,道家思想也一直有着广泛的影响,出现了“百姓大半为僧,国内到处皆寺”[2] 的现象。该时期的园林遗存至今的皆是寺庙内园林。 原建于1049年的“独柱寺”是该时期越南园林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位于今越南河内市,是越南李朝太宗感谢佛祖送子的恩德而建造的。寺阁建在一根高4 m、直径1.2 m的石柱上,故名“独柱寺”。寺阁平面为方形(边长3 m、高4 m、单檐歇山顶),檐下围绕四边回廊,石柱如花梗,柱头木拱构造如花萼,寺阁如花瓣,高高竖立如同供佛的莲花,故寺阁正檐悬匾题为“莲花台”。阁下注水为池,片植水莲花,名“灵沼池”[3](图1)。原来的独柱寺在1954年法国撤军时被炸,现寺是1955年原址原样重建的。原莲花台旁的延佑寺、白塔、画廊及龟田钟等现已荡然无存,唯有莲花和独柱的寺阁掩映在一片葱茏茂绿之中。 越南太平省武书县武义乡的汉光寺建于11世纪李朝时期,是越南现存最大的寺庙,建地位于红河下游,最突出的特点是三面环水、一面背山的地理地形(图2)。始建于11世纪李朝仁宗时期的师庙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寺庙,位于越南河山平省国威县紫山内。庙前设有龙池,池上一座五间三拱的廊桥为寺庙入口。廊桥建于1602年,造型端庄,与周边绿树葱郁的环境配合协调(图3)。 2.2 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 该时期越南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和艺术基本上仍延续了前期的发展模式,寺庙园林仍然是该时期的主要园林形式。相对而言,到19世纪初期越南的国力、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使得该时期园林营造的活动比较活跃,皇家园林、陵墓园林、私家园林也在该时期出现,其中以阮朝时期的造园成就最高。 2.2.1 寺庙园林 在三朝首都(越南旧阮、西山阮朝、新阮封建王朝)的京城顺化,大量的寺庙先后兴建,比较著名的有天姥寺、耀帝寺、保国寺等。 天姥寺是越南著名的古刹,位于顺化城西郊香江江畔,始建于黎朝弘定二年(公元1601年),1714年扩建,拥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等数10座大型佛教建筑。寺前有福缘塔,耸立于香江旁的山丘之上,塔为7层高的八角形楼阁式,造型凝重。寺内按轴线布置主要建筑物,殿堂之间建有园林院落,轴线上布有规则而宽阔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