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三十把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
浅析三十把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 摘 要:三十把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丰富,因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致使保护区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管理条件、科研设施和技术水平等比较落后,面对它的状况和当前建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8个方面”对策。 关键词:三十把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1 保护区的资源状况 1.1 地理位置及功能区分布 江西三十把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春市万载县东北部,距县城30km,离万载至宜丰省级公路20km,是江西五大水系流入鄱阳湖的重要水源之一,是万载县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保护区东靠县罗城镇林场,南接罗城镇横坑村,西依高村镇龙山的观音山,北连县九龙垦殖场的猴形里。 保护区地理坐标为N28°19′~20’,E114°27′~30′最高峰黄竹尖海拔584.4m,最低点长滩海拔120m。境内水域为三十把水库(总库容量2660m3,其中水域面积200.7hm2)。保护区总面积234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646.3hm2,缓冲区面积1137hm2,实施区面积316.7hm2,森林覆盖率为90.44%。 1.2 自然生态条件 江西万载县三十把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尤其是夏秋季节凉爽宜人。这里四季光照、雨量充沛,据测定:该区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降雨量达1900mm,无霜期283d,由于地处山区,森林茂密,形成该区内独特的森林小气候。 1.3 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天然针阔混交林,区内土壤为黄红壤,土壤深厚肥沃,成为动植物的良好生境。据调查:野生动、植物种类170余种。该保护区有木本植物35科126种,其中乔木76种,藤木或小乔木38种,藤本12种。区内有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18种。区内有野生动物29科49种。其中受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如云豹(Neofelis nebulosa)、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猕猴(Species Species)、穿山甲(Manis crassicaudata)、白鹇[Lophuranycthemera(Linnaeus)]、灵猫(Viverridae)等23种。 1.4 人文景观 水电资源得天独厚,山依水、水傍山,构成山水相交辉映的自然景观,还有“打鼓台”、“金银洞”、“万福亭”、“万福桥”、“观音山”、“七星石”、“练兵场”、“碉堡山”为万载县理想的避暑、休闲、游览胜地,所以说三十把自然保护区是一块未开垦森林旅游的“处女地”,期待走出深闺,表露峥嵘。 2 保护区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万载县三十把自然保护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差,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管理条件、科研设施和技术水平等相对比较落后。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各项事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在保护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及自然保护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2.1 威胁因素 保护区涉及两乡一站共24个村民小组,总有人口2870人,多数是农业户籍,天然林禁伐后,水电开发、旅游发展、农牧业生产和道路建设成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关爱的主要威胁。 2.1.1 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 保护区内需几年暂未了发生过森林火灾,但森林茂盛,地下枝叶多,天气干燥将成为火灾发生的最大隐患。区内群众毁林开垦、刀耕火种、烧荒积肥、迷信煨丧,引起火情,对森林资源毁坏造成一定威胁。 2.1.2 盗伐、偷猎 区内群众及周边林农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毁林、放套安夹偷猎、滥捕滥猎等现象有抬头之势,因此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略显脆弱。 2.1.3 人口增长过快,生产经营活动频繁 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靠山吃山”的习俗尚未在林区群众心目中发生根本性改变,加之林区群众普遍从事着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致使林牧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生产经营活动频繁,由此加剧了对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如砍伐烧柴解决取暖、做饭等问题,消耗了森林资源;采集中药材、挖野菜以及饲养牲畜等,植被遭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和休养生息的基本条件,对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了破坏。 2.2 限制因素 人员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