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乳不分艺术和生活
水乳不分艺术和生活
对晨晓的第一印象是他在新西兰出版的几本画册,朋友托我给他做个访谈。翻开之前,已听说他是新西兰家喻户晓的华裔艺术家。可是看着那个像儿童画册一样的横版画册,加上“童真”的封面绘画,很难将他的丰富经历和创作生涯联系在一起。翻开画册,是他的头像,一个戴帽子的、笑容灿烂的老顽童,扉页上写着“我画我喜欢的,我喜欢我画的”,所收录作品大多色彩艳丽,情感奔放,诗意盎然。画册中的文章对晨晓的出身、经历介绍,描述方式是中国传统文人式的,诸如“书香门第,名门世家,经历苦难,游历全世界,修成正果”等等比较“正确”的叙述,可以瞥见晨晓思想里受中国文化之浸淫根深蒂固,只身闯天下,如今在他乡有所成就,对故乡的文人情结一直缠绕心头,故乡曾经是一切一切的根源。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的乡愁应该是浓厚的、悲壮的,可是这在他作品中却并不明显,那些情感多数来自对新西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文中也提到他早期与顾城、杨炼的交往,以及如何艰难度过一个个难关,这些侠客般的传奇经历与他所表达的率真情感之间貌似并不统一。
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开始了一次匆忙的对话。我发现他对国内艺术界的情况很不了解,因为对于我的提问,他回答地直接利落,没有国内艺术界常见的那种复杂和谨慎,对于自己知道的就畅所欲言,对于不知道的就自嘲无知,但对自己回归故里的展览信心饱满。交流中,他情感之纯粹溢于言表,仿佛已经远离“江湖”很多年。很不像一个饱经风雨的“老江湖”。他说自己在新西兰过惯了乡下人的生活,几十年未回中国,也没有跟艺术圈的人来往,不晓得这里面的江湖。问及他的作品跟国内的形式、内容、观念是两个系统,而且基本属于现代主义范畴,看起来并不“当代”,国人不能接受怎么办。他说他不是精英式艺术家,他希望大众能喜欢他的画,仅此而已。我又问,新西兰也有不少实验性的当代艺术,你的作品为何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非常坦率地说自己热爱生活,热爱新西兰的天空,画自己喜欢的画,用色彩表达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不去想那么多的理论和观念。我们聊了很多,他???诸多经历细节,以及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给我的感觉是,生活才是他的全部,艺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和生活在他的时空里又是融合难分的,反过来,生活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一部分,而对待艺术的态度也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在他的艺术生活里,艺术和生活无所谓谁是谁的外延。他说你可能不了解我的生活方式,我家住在海边,我每天的事情就是晨炼、画画、花园劳动、健康的户外运动,很少外出应酬,卖画为生,每年六、七个展览,跟我合作的西方画廊都很讲信用,我只管自己的生活和画画。听起来,像是海子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难以置信。谈话结束,他说邀请我去他家中做客,说看到他的生活,就会理解他的艺术创作。我心想,如今还有这么诗样的生活吗?我想这绝不像晨晓所说的仅仅因为幸运,他自嘲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生活充满阳光”也只能是调侃,经历这么多,他肯定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
去年十月,我和另一位朋友如约到了新西兰的奥克兰,空气自然不如北京那样糟糕,清新湿润,蓝天白云,交通也很少拥堵,路上听不到任何聒噪的喇叭声,街道上、咖啡厅、餐厅、图书馆所遇之人皆彬彬有礼。常常看到路边有人在跑步,让来自北京的我羡慕不已。这里有很多华人,他们来了之后完全变了样似的,规规矩矩,平静自然,没有了国内的那种遭遇陌生人时的戒备心、警惕心。后来晨晓告诉我,是这里的一切改变了他,所以他常带着感激之情热爱这片土地。他戏说自己以前算是个“坏人”,到了新西兰后,这里的一切是“如此之美”,人与人之间很简单,“洋人很讲规矩的”,也变了好人了。他的“写生式”的情感绘画比较契合当地人的审美趣味,慢慢打开了市场。为了感谢新西兰这片土地,也不忘做些善举,这更让他的知名度迅长,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些良性循环的事情,使得他更沉浸在自己的艺术生活中。
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已经呈现非常多元化的趋势。现代主义之前的模拟再现,到后来的更加注重艺术本质,再到如今的艺术哲学化、观念化,“当代艺术”这个词已经脱离了纯粹和本质的束缚,挣脱了“历史的藩篱”,进入了没有疆界的境地。面对晨晓的作品,我想多数人还是会沿袭现代主义的那套批评方法去解读、分析,殊不知,如果现代主义已经成为过去,那套批评方法和视角的语境也发生了变化,完全套用肯定有问题。晨晓的画看似属于现代主义,但并非脱离他的时空和生活情境,他在画面上所抒发的确又是他“此时此地”的情感。当我们用现代主义眼光去评论作品和艺术家时候,前提必然是这个艺术家创作的视角是现代主义式的。在晨晓的作品中,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模仿自然,也没有现代主义意义上为了艺术而艺术,虽然我们看到他的画面中也充满一种色彩的纯粹性――韵律、色彩和谐、构图的美,这种纯粹性确实与他强烈的情感抒发相互关联,但我想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