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新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新思考

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新思考   【摘要】 英语教学的导入课如果精心准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正能量,学生是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的。笔者在本文中论述了关于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的新思考。   【关键词】 英语评价机制 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2   引言:   牛津高中英语的导入课往往因为教学进度的原因被老师们所忽略,笔者在前面两轮教学中忽略过它,但自从研究积极心理学之后,发现每一单元英语的导入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话题有所熟悉,还可以增加教育中的正能量;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拓展开展读写训练也能让学生的心态有所调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这和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是相契合的。新标准基本理念第四条就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埃伦?兰格指出“人们的行为由背景所控制,而心理定势又决定了我们如何对背景信息进行解释。” 对于背景大家都有所了解,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背景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存在。它会随着我们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而改变,从而改变了我们的感知和行为。”由于人们把背景固定化就使得人们很难突破既有观念。以学生为例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就认为自己永远学不好,有些学生单科成绩上不去就错误的认为自己对某一知识领域没有天分,把自己的的期待一再降低,这种基于背景不变的心理暗示最终让一些学生在某一科或大多数学科始终得不到进步。   在牛津模块三第一单元的导入课中介绍了人的五种感官,同时介绍了感官的特点即人有时会被感官所欺骗,笔者顺着这种思路进一步引申介绍了背景的力量,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振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案例来引入积极心理学中背景的力量在M3 Unit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 welcome to the unit 中的运用。   上课过程:   一、介绍人的五种感官   T: How many senses do we humans have ? What are they?   S: People have five senses: sight, hearing, tastes, smell and touch.   T: Read the passage on page 1 and tell me what three features of senses are.   S:Three features of our senses: 1)Sometimes senses affect one another. If you hold your nose when you eat, your sense of taste will not work as well as usual. 2) Sometimes when one of the senses fails, other senses become stronger. Blind people can read by touching letters in raised dots called Braille. 3)Even if we have good senses, they can still confuse us.   二、专注感官的第三点,即人们易受感官欺骗   T: is the proverb “ to see is to believe” true?   S: Of course not , when I occasionally smile at something, my teacher may think I am chatting. (the whole class burst into laughter)   T: Good answer. Now we will share some pictures to understand that to see may not be true.   Q 1: Are the circles in picture 1 moving or not?   Q 2: Which blue circle is bigger, a or b?   Q 3: Are the eyes of the same height?   笔者通过三个图片测试学生是否受到眼见为实的视觉感官所欺骗,大多数学生都答错了,说明人的确受到感官所欺骗。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