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纳米材料荧光传感器
基于纳米材料荧光传感器 【摘 要】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作为荧光小分子载体的研究:主要从改性硅、介孔硅、金纳米三个方面对传感器技术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固体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荧光化学传感器;共价固定;荧光指示剂 荧光化学传感器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许多重要应用,是当今化学学科的一个热点和前沿研究领域。然而,由于单独的荧光指示剂分子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上的缺陷,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固载性的荧光传感器。在制备基于固体材料的荧光传感器时,首先需要将荧光指示剂分子固定于刚性支持体材料上。这种荧光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更快的响应速度,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逆性及较长的寿命,但是,荧光指示剂的固定化方法对所制得的传感器的寿命、可逆性、重现性、响应时间、检测集团的流失情况、耐光漂白性等起到关键作用[1]。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为了研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寿命长的荧光传感器,人们已经建立了不同的固定化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机械固定法、静电吸附固定法和共价固定法。机械固定法有时也称物理固定法,主要是指通过物理的方法将荧光指示剂染料包埋于惰性多孔材料上,制成微米或纳米颗粒或将荧光指示剂的膜材料固定于光纤头或玻片上。静电固定法,是利用具有带电基团的刚性支持体来固定带有相反电荷的荧光指示剂,主要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膜固定带电荷或具有强极性取代基的荧光指示剂[2]。共价固定法是指通过某种化学反应将荧光指示剂共价地键合到支持体材料上,键合牢固,几乎不被洗脱下来,因此可提供超长的稳定性[3]。与前两种固定方法相比较,共价固定效果最牢固,但是实施过程比较复杂、费时,难度较大。目前,使用较多的共价固定法是Jordan等提出的光化学共价聚合固定法[4]。目前,可作为荧光传感器共价固定载体的有硅纳米颗粒、介孔硅、金纳米粒子、石英玻片、壳聚糖膜等。2009年,我们实验小组研究了基于碳纳米管为固体材料的荧光传感器。 1. 改性硅纳米材料荧光固体材料 2001年,Lieber实验小组首次报道了硅纳米线作为生物和化学传感器。2005年,Ricardo Aucejo等报道了以勃姆石纳米颗粒为载体,吲哚分子为荧光团的荧光探针,对氢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和 ATP、ADP、AMP 都具有良好检测性的荧光传感器。 2008 年,Shuit-Tong Lee 教授报道了喹啉衍生物改性的硅纳米材料对铜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相比于分子喹啉衍生物荧光传感器,改性硅纳米材料的灵敏度更高,检测 Cu2+下限为10-8M,在Cu2+存在的情况下,改性硅纳米材料荧光被淬灭80%,酸处理后,荧光恢复。对于其它离子,Zn2+荧光增强 15%,Hg2+、Ni2+、Co2+和 Fe2+荧光淬灭 20%,Mg2+、Na+、Ca2+、K+、Pb2+和Cd2+无响应。2009 年,Shuit-Tong Lee教授又报道了以胆磺酰胺衍生物改性的硅纳米材料荧光响应作为输出信号,以PH值,Hg2+、Cl-、Br-的荧光响应作为输入信号的逻辑门装置。 2008年,Soo Jin Lee 等报道了邻二氮杂菲衍生物改性的硅纳米管、介孔硅、硅纳米粒子为载体的荧光传感器。通过实验,发现硅纳米管对铜离子的灵敏度最好,在Cu2+(2.0×10-4 mM)存在下,同剂量(10 mg)的硅纳米管和硅纳米粒子,硅纳米管荧光下降75%,硅纳米粒子下降36%,表明材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与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形貌有关系。 2009年,Estefan??a Delgado-Pinar 等制备了以铝硅酸盐纳米粒子为载体的汞离子荧光传感器,此体系在水中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检测下限 0.2ppb。 2010年,Wenfeng Xu等制备了可重复使用的苊改性硅纳米线对锌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当加入10当量的其它离子时,并不影响其对 Zn2+的选择,可作为 Zn2+荧光“开-关”,由于嘧啶与萘中间 N 原子的 PET 作用,苊改性硅纳米线荧光很弱,当加入Zn2+,N原子的给电子能力减弱,PET 效应被禁阻,荧光增强。同年,Lixuan Mu 制备了改性硅纳米线 PH 值荧光开关, Guo-JunZhang 制备了改性硅纳米线DNA 荧光开关。 2.介孔硅材料作为载体的荧光固体材料 2005年Ana B. Descalzo将蒽修饰在介孔材料表面,以氨基作为ATP作用点,介孔材料作为识别空腔,用来识别 ATP,检测限达 10-6 M。与同样条件修饰的氧化硅薄膜和单分子相比,灵敏度大大提高。主要是由于介孔材料中分子接受体间的协同效应使阴离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协同效应来源于表面修饰分子共同作用,也受固体基质本身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证券.pptx VIP
- 化妆品105条考试试题.docx VIP
- 矛盾化解与行为习惯养成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玩具的巧思》精品课件.pptx
-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docx VIP
- 机械加工生产操作岗位培训试卷.pdf VIP
- 2025至2031年中国实木砧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微信营销与运营》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5年级下册期末练习卷.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