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时代与生活工艺-流行商品设计系
從生活工藝邁向科技工藝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課程分述東西方具影響力之重要發展【西方:莫里斯(英)包浩斯(德)。東方:柳宗悅(日)顏水龍(台)】,描述近現代工藝發展的啟蒙觀念,及因工業時代而生之工藝運動,幫助學員理解工藝設計與工業量產、生活美學的相互連結。 主題二:科技結合人文的綠色工藝新趨勢。由今日全球性新興議題看工藝設計之未來發展趨向,如生態保育、綠色有機、環保永續、樂活主義、生活美學、 個人創作、 工藝展演……等。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西方:莫里斯(英): 工藝美術運動源起於對抗工業革命,但工藝美術運動先驅威廉莫里斯如今留給我們的,卻是燦然遍地開於全球的生活工藝美學之花。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1834年出生倫敦郊區沃爾瑟姆斯托( Walthamstow)的威廉莫里斯,雖然家世背景相當好,但是卻出人意表地參與並帶動手工藝,促成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興起。事實上,從詩人、建築師、工藝設計,莫里斯其人生經歷的豐富不輸作品。 當時英國面臨工業革命的困頓與混亂,工藝師面對未來機器量產取代人工不知何以自處的茫然 。 19世紀的英國,面臨工商業轉型的十字路口,又正因其島國與歐陸的相對位置,英國工藝的價值與定位在大時代被擠壓得難以喘息,莫里斯在此時提出回歸英國傳統工藝精神、引入美術設計觀念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恰逢其時地對社會與工藝關係的蛻變與衝突提出解決之道。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工藝美術運動』-對機械量產產品粗製與氾濫的反感、對歐陸市場競爭的衝擊,使得英國得以思考產品在滿足實用機能之外,必須顧及產品的視覺美感與精神上的心理效應。 轉型升級到產品設計美感經濟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莫里斯除了提出工藝在工業時代的新價值外,更以實際行動研究並推廣新工藝美學的誕生,藉工藝設計將美學普及到一般民眾的生活環境中。 這股生活美學的風潮,影響德國的包浩斯,歐陸的新藝術,日本的工藝設計大師柳宗悅,並進而影響赴日留學的台灣前輩藝術家顏水龍。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是現代設計運動的源頭, 創造了設計的人文思潮, 提升工藝進入藝術設計的源頭.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不僅提出傳統工藝的美學價值, 同時藉由結合工藝與設計, 提升工藝的創作能量與設計師的社會地位. 由於堅持全程手工製作細節, 加上美術設計的運用, 成本過高不敵機械量產的市場價格, 使得工藝品成為少數人享用的高檔物品.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包浩斯(Bauhaus)(德): 工藝美術運動發生在19世紀後半期的英國,一方 面影響了人們對居家生活品質的追求,另一方面,此運動影響了隨後的設計運動,包括德國葛羅畢斯 Walter Gropius 創建的包浩斯學校。 包浩斯成功繼承了藝術民主化的精神, 結合機械量產的社會現實條件, 創出獨特的設計教育模式. 包浩斯學校為設計教育建立了方便學習的模式 包浩斯設計學校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哲學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東方:柳宗悅(日): 莫里斯過世前七年,日本民藝運動的創始者柳宗悅出生,柳宗悅的『日本民藝運動』被認為深受莫里斯影響,甚至被稱為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日本版,其選擇性地肯定自己的傳統,具有向內發掘自我文化內涵 有功能性的實用品, 日常生活民生所用之物 傳統工藝的基石, 奠定日本精緻工業設計!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顏水龍(台): 顏水龍老師的一生經歷了台灣的日治及民國時期,親身體驗了台灣文化的轉變,同時也目睹工藝產業的興衰。他投入工藝產業的振興與工藝教育的籌設,但是在這一連串的奮鬥過程中,並不是一直都很順遂,究其原因有大多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文化潮流所致,因此透過顏水龍在台灣對工藝所做的努力,亦可看到台灣文化脈絡中的生活工藝與生活美學。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顏水龍老師很重視要『設計必先了解製作技法』。從這裡我們即可窺知顏水龍對工藝、設計的執著。顏水龍努力於工藝教育,包括擔任多校美工科主任,這點與葛羅畢斯開創包浩斯學校有相似之處。實際上顏水龍老師所規畫的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現為台灣工藝研究所)可能是台灣最早學習包浩斯學校,採取理論講師與工坊技師並存的機構 近年來台灣工藝所面臨的困難局面,除了是被大量製造的生活用品所取代之外,成本與價格的考量常常顯現出工藝品的弱勢競爭力,如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勝出,工藝品的精緻質感、天然素材、親切度與創意運用,將是工藝產業再度復甦的關鍵! 主題一:工業時代與生活工藝 工藝設計與生活美學的連結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與日本民藝運動,兩者都引領時代風潮,但也都無法真正做到藝術大眾化,因為工藝美術與民藝最後都成為中上階級的欣賞品,而不是社會主義人道精神所關懷的弱勢者的生活工藝。 以今天的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