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化学除草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VIP

河西地区化学除草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西地区化学除草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西地区化学除草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 介绍河西地区化学除草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关键词 除草剂;问题;对策;河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 S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11-01   甘肃河西(俗称河西走廊)是著名的古绿洲,是西北重要商品粮基地。境内地域辽阔,总面积27.92 km2,属荒漠气候,走廊区干燥度为4~27,由南向北递增。该区沙漠戈壁广阔,面积共1 187.6万hm2,占总面积的43.63%,其中沙漠292.1万hm2,有丰富的沙物质基础。该区受蒙古高压控制,是我国著名的风口与过风道,年平均风速2~3 m/s。全区八级以上大风日25~70 d,全年风沙日34~145 d,风沙强劲,具备风沙流危害绿洲的强大动力因素。河西走廊位于黄河往西,由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组成,是一片沿祁连山脉分布的天然绿洲,是古代中国通向中亚、甚至欧洲的主???通道,有丝路明珠之称。   化学除草剂的发展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农田杂草群体演替加速,草害显著加重,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变,田间管理放松,除草剂使用水平较低导致的。二是除草剂药害发生加剧,黄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氮苯类(氯磺隆、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莠去津)在土壤中残效期过长,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三是抗药性杂草问题,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发展抗2,4-D的铺散鸭趾草和野胡萝卜以来,在41个国家已有百余种杂草,233个生物型对多种类型的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非选择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上的广泛普遍应用,容易导致除草剂以草甘膦为主导,草胺膦为次的单一化格局,极易导致抗药性杂草的产生,一旦杂草产生抗药性,人类建立起来的以化学除草剂为主体的现代杂草控制技术体系将崩溃瓦解[1-2]。   因此,安全、广谱、高效和选择性强是除草剂发展的永恒方向。随着生物工程及种子技术的发展,研发安全、环保、更加完美的新产品是除草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1 河西地区化学除草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作物的影响   化学除草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农作物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严重。   1.1.1 直接药害。除草剂使用不当,可对当季作物造成药害,如使用野麦畏的时期不当(三叶期前及拔节期前)会对小麦造成药害。   1.1.2 间接药害。除草剂的残留会对下茬作物及种植在其周边的作物造成药害,如在玉米田使用莠去津,会对下茬小麦造成药害;在麦田使用绿磺隆,会对下茬玉米产生药害。   1.1.3 急性药害。除草剂使用后数小时(如百草枯漂移到作物)或几天内(如乙羧氟草醚对豆类)即表现出药害症状。   1.1.4 慢性药害。施药后2周或更长时间,甚至在收获产品时才表现出症状的药害(如张掖乌江2009年稻田使用2甲4氯钠,水稻成熟时严重减产)。   1.1.5 隐患性药害。药害并没在形态上明显表现出来,难以直观测定,但最终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如酒泉肃州区上茬甘蓝田使用氟乐灵后下茬种植玉米,玉米根系稀少产量下降[3]。   1.1.6 可见性药害。肉眼可分辨在作物不同部位形态上的异常表现,如小麦田使用2,4-D丁酯漂移到棉花上,短时间内就表现出畸形至死亡;玉米田定向使用百草枯药液溅落到玉米叶片上,2~3 d叶片发生白色症状。   1.1.7 人为造成的药害。河西地区除草剂造成的药害有50%以上都是人为导致的,首先农民不按照使用说明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大剂量药害。其次是不认真阅读药剂使用说明,超范围使用造成毁灭性的危害(2011年肃州区下河清农场将氯氟吡氧乙酸使用到美国红辣椒上,造成20 hm2绝收)。   1.2 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残留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通透性减弱,造成土壤板结,抑制植物生长。环境污染化学除草剂集中使用期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化学气体,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化学除草剂有90%为化工合成的,有毒有害,在除草的同时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2 减少化学除草剂危害的对策   2.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促进农业环境保护立法,健全化学除草剂残留处理制度,对土壤方面进行立法和修订。   2.2 加强标准体系的制订   为治理除草剂污染,应制订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运用技术手段,总结先进生产经验,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完善农业环境技术控制。   2.3 科学使用除草剂   对农村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并据此选用除草剂类型,对农民进行培训,引导其科学使用除草剂,以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4-5]。   2.4 加大资金投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