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_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_1

兰州大学 贾明琪 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 西方经济学中我们学过一个概念“节俭悖论”。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 蜜蜂的故事说的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叫“节俭悖论”,也称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他进一步论证了节俭悖论。 凯恩斯的解释 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一生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勤俭节约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是美德,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意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增加。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德宾(E.F.M.Durbin)甚至将“储蓄”说成“一个特别危险的自我毁灭过程”。凯恩斯则鞭挞了节俭的储蓄者,1931年1月他在广播中断言,节俭将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他还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 节约悖论的核心理论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另外,还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分析是一种总量分析,没有具体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收入继续下降。 节约悖论的数字推理 其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I=S,即投资=储蓄。   其中 S=Y-C,即储蓄=国民收入—消费   而消费则被假定为一线性函数:C=C。+cY,其中C。为不受收入影响的自发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重。由于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c同时也为平均消费倾向,即消费占收入的比重。   于是有:S=-C。+(1-c)Y   又假定投资固定不变,即:I=I。   于是得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方程:   I。=-C。+(1-c)Y   解之得: 节约悖论的数字推理 均衡的国民收入Y*=(C。+I。)/(1-c)   在这一式子中,c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1的数,当c变大时, 1/(1-c)的值变大,国民收入Y*增加;当c变小时,1/(1-c) 值变小,国民收入Y*变小。   这意味着,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   应该指出,这是因为在收入不成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下的现代社会,是消费制约生产,而不是生产限制消费。如果不消费或者降低消费就会使资本的运动停滞,随后又会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停滞,最终导致生产的停滞。 美国经济陷入“节俭悖论” 居民储蓄率的急剧上升是当前美国经济下滑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持续下降之后,美国家庭部门的储蓄率从一年前的零水平反弹到了目前的4%。 ??? 节俭无疑是一种美德,但当所有人都这样做时,就并非如此了。甲的支出即为乙的收入,如果所有的家庭和企业都削减开支,国民总收入就会下降。如果人人都节俭开支,增加储蓄,最终的结果将会是所有人都达不到预定储蓄水平,出现了凯恩斯所说的“节俭的悖论”——人们节省开支,储蓄率却无法提升。 ??? 显而易见的是,美国经济就面临着上述风险。未来几年,家庭部门很可能想增加储蓄,但工资收入增速下降,甚至同比下降。如果情况良好,政府转移支付和税率的削减会帮上点忙,直到就业市场趋于稳定,眼下的风险在于,居民收入和支出低迷持续的时间可能比我们以及其他一些专家预料的要长。 储蓄率继续提升难度大 ??? 通过自动机制(失业补助和税负下降)和主动性措施(削减税收和其它措施性措施),政府在分配机制中的作用使得可支配收入维持了增长,但这些因素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未来收入增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