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概述课件_1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刘明珠 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 局限性: 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其人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要点 韦伯其人 韦伯(Weber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组织理论之父” 研究了国家和教会的管理 凡是管理比较正规,非人情化的效率较高 因此高效率的组织应该是较正式的组织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八个特点 基于职能的专业分工 有明确规定的职权和等级 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技术能力为基础 行政管理人员的任命制 行政管理人员的专职性 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受组织中规则、纪律与办事程序的约束 人与人之间的非人格关系 管理发展第二阶段 行为管理时代 梅粤与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的背景 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 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 霍桑实验的意义 行为管理理论 霍桑实验的背景 霍桑:美国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位于芝加哥附近的工厂名. 实验时间:1924-1932年 实验起因:待遇很好,效率很低 为什么? Elton Mayo,1880-1949,艾尔顿?梅奥 1926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为哈佛大学工业心理委员会连续5年,每年资助10万美元进行有关人的研究。 梅奥是美籍澳大利亚人。1926年加入哈佛商学院的新研究项目。 研究人们如何在工厂工作? 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关心什么? 什么因素能激励人们进行工作? 霍桑实验的内容 照明实验(1924-1927) 继电器装配实验(1927-1928) 大规模调查(1928-1931) 接线实验(1931-1932) 照明实验 实验假定:随着照明强度增加,产量应增加. 实验设计:实验组VS对照组 实验结果 实验组:照明增加,产量增加,照明下降,产量也增加 对照组:照明不变,产量也在增加 实验结果无法被解释 继电器装配实验(女工实验) 哈佛大学的梅奥(Mayo)来进行这项实验 挑选了六名女工 改变各种工作条件,休息条件和奖励办法 产量不断地增加,什么原因? 原因分析(假定) 改善了材料供应情况和工作方法 减少了工作天数,减轻了工人的疲劳 改变了休息时间从而缓和了单调性 产量增加了,奖金增加了 改善了监督方法,使工人改变了工作态度 原因分析(女工的回答) 我们有一种实验的紧张感 实验中没有人监视我们,说闲话没有人叱责 你们对我们的健康很关心,我们有一种满足感 什么事都同我们商量,我们象也参与了实验 大规模的调查 调查方法:问卷和访谈 时间:1928-1931 对象:两万多个西方电器公司的工人 结论: 不是工作环境, 是人际关系影响人的生产效率 接线实验(男工实验) 14人自动组成两个非正式小组 不能工作太多 不能工作太少 不能向领导打小报告 不得打官腔 定额为7312个焊点, 工人只干6000-6600 工人偷懒 害怕失业 小组的监督 保护落后工人 霍桑实验的结论 人是社会人,具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工作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 对霍桑实验的评价 管理的第二个里程碑 梅奥成为该时期的代表人物 行为科学由此而兴起 方法不是太科学,观点有些太片面 行为管理理论和主要内容 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 激励内容理论:需求层次论;双因素论; 激励过程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激励强化理论: X--Y理论;成熟不成熟理论 有关团体行为的理论 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 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 领导理论: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 X理论与Y理论-麦格雷戈 多数人生性懒惰,他们总是设法逃避工作 管理者必须严密监视和控制员工的工作 只能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金钱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 多数人是勤奋的,他们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管理者应该向下属授权,营造利于发挥员工创造力的工作环境 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管理发展第三个阶段 管理丛林时代 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丛林的演化(1961-1980)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人类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数学学派 经营管理学派 经验或案例学派 人际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 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 权变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丛林的演化(1961-1980)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人类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数学学派 经营管理学派 经验或案例学派 人际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 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 权变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组织环境理论:开放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不存在唯一最佳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机制等取决于多种因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