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木兰围场保护区有效管理展望
河北木兰围场保护区有效管理展望
摘要:木兰围场保护区是冀北山地森林保护最好的区域,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及其垂直分布类型所组成;往北,逐渐向草原过渡。它对京津地区直接起到防风固沙、阻挡沙源的作用,保证天津引滦入津水源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价值。拟探讨一下有关这些方面的一些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理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 生物圈保护区; 生态发展
300年前,木兰围场曾是清王朝皇帝行围狩猎的围猎场,习惯称为围场,始建于1681年。1703年在承德建立避暑山庄后,木兰秋?和避暑山庄活动成为完整的体系。木兰围场建立后,在岁举秋?活动中,逐渐划定了72个围场,每年的活动只对其中少数几个狩猎,其余的得以繁衍生息。木兰围场保护区是在孟滦国营林场范围内建立的,200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滦河上游保护区,由河??省林业局建立木兰围场保护区管理处负责管理,2004年改为现名,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50 637.4 hm2。主要保护对象为滦河上游地区暖温带与温带交接带的森林及其水源涵养地与木兰秋?文化。这里是冀北山地森林保护最好的区域,往北逐渐向草原过渡。本文在于简要介绍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及其对维护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供有关方面参考。
1 自然特点和保护价值
1.1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木兰围场保护区位于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的尾部向西南延伸与燕山山脉余脉的结合部,地处冀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汇接地带,行政区域上属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中西安部地区,占北纬41°47~42°6,东径116°51~117°45 的范围。地质结构属于内蒙古台背斜区,区内山岭起伏,沟渠纵横,海拔750~1 829 m,东北高西南低,形成广阔的波浪状丘陵山地和带状河谷阶地。所在地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具有水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4.7℃,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42.9℃,无霜期67~128 d,年平均降水量380~560 mm,主要集中在6、7、8月这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9.0%,年平均相对湿度63.0%。所在地灾害天气严重,干旱、暴雨、霜冻、冰雹、大风、沙暴和低温在不同季节常有出现。
1.2 植被和土壤 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为棕壤,主要占据海拔800~1 600 m范围,山麓和山脚地带生境比较湿润的地方,主要建群种为糠椴(Tilia mandshurica)、蒙椴(Tilia mongolica)、核桃楸(Juglands mandshurica)、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鸡爪槭(Acer palmatum)、色木槭(Acer mono)、元宝槭(Acer truncatum)和花楸(Sorbus pahuashanensis)等;山坡上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蒙古栎(Quecus mongolica)、槲栎(Quercus aliena)等为多。这些森林遭受破坏后,出现大片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其中常混生少量硕桦(Betula costata)和棘皮桦(Betula dahurica);山脊上有小片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和杜松(Juniperus rigida)林的分布;河滩地出现带状分布的榆树(Ulmus pumil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林。在这个范围内有大片人工种植的红松(Pinus koriensis)林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林的分布。上述不同类型森林遭受破坏后,有各种灌丛出现,主要建群种有山杏(Prunus sibirica)、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平榛(Corylus mandshuric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等。海拔1 600~1 800 m山地出现亚高山针叶林带,主要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i)林所占,阴坡偶尔有少数白?(Picea meyeri)、青?(Picea wilsonii)和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的分布;没有形成明显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带,估计与大气湿度不够有关。阴面山坡局部地区和较平缓的山顶、山脊地带有不同大小片断的亚高山草甸分布,主要建群种有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珠芽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docx VIP
- 2023年山东新高考历史答题卡.pdf
- 贝雷片计算参数.pdf VIP
- 江苏城投平台梳理(下):苏南篇.pdf VIP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doc VIP
-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pdf VIP
- 液压挖掘机分阶段功率匹配技术:原理、策略与实践.docx VIP
-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高清版).pdf VIP
- 18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_169.Jpeg.docx VIP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