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文化对白马关风景区旅游资源影响.docVIP

浅析三国文化对白马关风景区旅游资源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三国文化对白马关风景区旅游资源影响

浅析三国文化对白马关风景区旅游资源影响   三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段群星闪耀、英雄辈出的时代,其文化中的英雄崇拜、智慧性以及忠义性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四川德阳白马关风景区是一处以庞统祠为主体、包含诸葛点将台、落凤坡、血坟等富含三国文化的景区。三国文化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白马关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景区内蕴含着大量以三国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如:庞统祠、诸葛点将台、落凤坡、血坟、古驿道等景观。随着三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三国文化正对该景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三国文化的定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里面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三国人物如数家珍。三国文化由于《三国演义》文学作品的广泛知晓性而在我国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据资料记载:“三国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是于1991年11月四川成都召开的首届“三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一致达成共识,认为“三国文化”就是指以《三国志》记载的三国历史为源头,以《三国演义》为主流,以两者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现象为重要内容的融史学、文学、戏曲、艺术、文物古迹、现代影视等为一体,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有着深广影响和巨大魅力的综合性文化…。   二、白马关风景区三国文化资源丰富   白马关风景区主要由白马关、落凤坡、庞统祠墓、金牛古道、换马沟、八卦古战场等为重点的三国古遗址组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是从四川省广元市至成都市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重要一站。   白马关位于罗江县鹿头山上,东据罗江县城5公里,是古时中原陆路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有“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之势。唐朝杜甫途径此地,曾做《鹿头山》咏之:“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白马关是有汉以来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后将经过五关——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和白马关)。清朝罗江才子李调元曾以诗句“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来形容此关,从诗当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在古代,白马关对于整个四川在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白马关曾三易其名。东汉时因其地处古绵竹城东北,称绵竹关;隋唐时因其地处鹿头山而改名鹿头关;唐昭宗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于长安篡夺唐朝政权以后,盘据四川的前蜀高祖王建乘机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他移鹿头关到现在黄许镇的绵远河畔,依水建立关隘,借汉高祖刘邦曾骑白马过此、庞统和刘备曾在山下换马这两段历史,将此关定名为白马关。   庞统祠和庞统墓位于鹿头山白马关内,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庞统的专祠,也是四川建造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三国蜀汉遗迹,它不仅是三国蜀汉政权兴亡的见证地,而且也是全国唯一纪念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庞统的专祠。庞统祠在明清时期曾毁于战火,从康乾年间相继进行修缮改建,落成了现在的规模。198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庞统祠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祠墓的布局命名,完全依据《三国演义》中“庞统身死落凤坡”的故事而建。祠墓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息”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文物史料。庞统陵墓四旁,有古驿道、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尽忠的将台,青砖城墙,奇石沟壑、溶洞山泉,堪称蜀汉遗迹之一绝。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伯俊教授曾以《蜀汉政权与罗江》为题作了主题发言。他根据史籍、考古资料,结合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在蜀汉政权的发展过程中,今罗江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标志是:其一、蜀汉政权尚未建立,庞统就死于征战途中,因此,庞统墓是四川最早、最完整的蜀汉遗迹;其二,鹿头山是诸葛瞻抵御邓艾的古战场,这里控扼川陕古道,地势雄峻,易守难攻,是蜀汉政权的最后屏障,此山的失守也就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最后灭亡;其三,白马关古驿道的青石板上,车痕宛然,是一段保存得相当完整的陇蜀古道。可见,罗江山水见证了蜀汉政权的兴亡,是三国文化中一段重要的历史。   三、三国文化对白马关风景区的影响   (一)三国文化中英雄主义的膜拜   三国是一个豪杰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是我国古典英雄主义精神奠基时代。 一大批具有非凡政治军事才干的风云人物从社会底层边缘翻腾至历史舞台核心,他们或以文治武功割据为王,或以智术谋略运筹帷幄,或以超绝武艺纵横驰骋,或以忠肝义胆为主献身,其精神气质和行为方式都以“英雄”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