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docVIP

探究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探究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杰出的诗人。他因对黑暗现实和官场生活的不满,而弃官归隐,回归农村后,创作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诗篇,开创了田园诗派,在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且从其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两方面来探析其诗歌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陶诗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三方面:1、厌恶憎恨官场污浊生活与黑暗现实;2、热爱田园自然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3、固穷守志,坚持节操。陶诗的艺术风格表现在三方面:1、清新真切,闲适淳朴的审美追求;2、朴素自然,而意蕴深邃;3、情景相生,形象鲜明。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派; 思想内容 ;   艺术风格东晋时期,诗坛几乎被玄言诗笼罩着,玄言成分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以宣扬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东晋末年,才出现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东晋文坛带来清新的气息。陶诗的出现,使得诗歌艺术的脉膊重新接上,增添了新的、充满生机的元素。陶渊明承袭了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能达到的高度,成为中国文坛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1陶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与他鲜明独特的人格分不开。文如其人,在陶渊明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们在阅读分析他的诗文时,从中就能体会他的思想内涵和诗歌的独特风格。   1.1厌恶憎恨官场污浊生活与黑暗现实。   陶渊明早年就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之志,但最终走了一条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洁身自爱,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无声抨击的好道路。晋、宋时期,门阀等级森严,刑罚因贵贱异施,嫁娶只能门当户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庶之分壁垒森严,造成极为腐朽、庸俗的社会风气。官场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令人触目惊心。陶渊明对这种黑暗、污浊生活极为憎恶痛绝,在他笔下充分体现这种批判精神。《感士不遇赋》揭露当时社会道德败坏,持不同意见的遭到诽谤,善良耿直受到诬蔑,忠奸莫辨。他明白酿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黑暗封建专制制度。诗中所谓“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比喻黑暗的政治,犹如宏罗密网,总是有才华的正直之士遭到压制摧残。诗中历举仁人志士的不公平待遇,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制度,把当时的官场视作“泥潭”,把争权夺利的朝野喻为“市侩”。   陶诗歌颂美好事物,从侧面讽刺政局时弊。《桃花园记》描写了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以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热爱劳动为特质,这些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否定。假若没有对时代的感愤,对社会的反省,根本不可能有“世外桃园” 这种臆想的产生。《咏荆轲》等诗篇更表现他对腐败政治猛烈批评和强烈反抗,被鲁迅誉为“金刚怒目式”之作。   1.2热爱田园自然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   陶渊明和当时政局格格不入,厌恶上层社会的虚伪,相互倾轧与官场上的无聊应酬而归隐。他作品的田园风光往往是恬淡静谧,生活闲适淳朴,无不感到自由自在的人生乐趣。或春游,或采菊于东蓠下以及在南风吹拂下日见茁壮的桑麻,这些纯朴、真实的生活无不化为他美妙的诗句。我们从《移居》(其一)等诗一一体现出来。“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认为人生吃饭穿衣,获得衣食主要靠自己辛勤劳动。这是对那些“或假财色以交权豪;或时运以佻荣位”的旁门左道与侥幸者的有力鞭鞑。   陶诗着重描写农村劳动生活,人们躬耕的生活体验,是陶诗的特点之一。诗篇《归园田居》(其三)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充分体现他通过亲自劳动的切实感受,同农民建立感情,耕耘稼穑。不受嗟来之食,躬耕自足,无拘无束,远离官场的烦嚣,这使他在劳动中找到了真正的乐趣,从而更关心农民群众的疾苦。陶渊明无不时时苦思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路,这样桃花源美好的社会雏型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体现了诗人的抱负,凝结着对田园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的深切了解和无限热爱。   1.3固穷守志,坚持节操。   读陶诗,颜延之为他谥号“靖节征士”实属当之无愧。陶渊明不像有些封建文人归隐那样快乐安逸,陶渊明晚年生活相当贫困辛苦。妻子早逝,挚友先后离他而去,又遭到小人的加害使他一贫如洗。《祭从弟敬远》等文章中可以找到,反映了诗人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和对亲人挚友的哀思。他的生活日益贫苦,穷得几乎揭不开锅,没有衣服可换,“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如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有会而作并序》),陶渊明虽时运不济穷困潦倒,但不慕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高尚节操,宁愿过着忍饥受穷的艰苦生活,放弃好几次做官的机会,不屑和官府来往,谢绝别人的馈赠,“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固究夙所归”(《有会而作并序》),再三决绝朝廷举荐出仕的机会。《饮酒并序》诗中作者以酒为题,写饮酒,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