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乙醇中毒救治方法及应注意问题.docVIP

浅谈乙醇中毒救治方法及应注意问题.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乙醇中毒救治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浅谈乙醇中毒救治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摘要】目的: 为寻求一个对乙醇中毒解救的有效办法,并为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设计一个合理、安全、有效地救治方案,对乙醇中毒的患者实施救治。结果: 普遍乙醇中毒的患者实用,疗程大大缩短。结论: 解毒原理明确,效果显著,救治率高。   【关键词】乙醇中毒;解救机理;救治方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27-02   饮酒在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中国酒文化的习俗,饮酒庆贺、朋友相聚,解愁嗜好酒的人也逐渐增多,酒(含乙醇成份)中毒的现象也时常发生。那么酒到底是什么物质呢?酒是含乙醇(酒精)成份的溶液。人们所饮用的酒大多是含乙醇浓度在50%以下溶液,其乙醇分子式为CH3CH2OH,是无色澄明易挥发的液体,微有特臭,味灼烈、易燃烧,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众所周知,“酒是穿肠毒药”,对人体具有三大毒害:一是对胃的刺激损害(可致胃溃疡、胃出血);二是对肝脏的损害(可产生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三是对心脏的损害(喝十年以上酒,检查出是克疝病,即为酒精中毒)及血管的损害(可致脑血栓、脑溢血及血管破裂)。当人们饮用后→可产生兴奋→转入抑制→深度抑制→呼吸麻痹(衰竭)而死亡。中毒的轻重由摄入量而定。吾师在临床救治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现归纳如下:   1救治机理   1.1 根据乙醇的物理性质,易挥发的特性,在救治过程中,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外,还应打开窗子,使室内空气流通,让乙醇中毒的患者通过呼吸时尽量挥发掉。   1.2 吸收入血的乙醇可静滴葡萄糖注射液间接对抗其毒性。因葡萄糖在肝脏内,在酶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是很好的解毒剂,能与乙醇、酚结合成无毒的化合物。也可用肝太乐针加载体稀释后静滴,从而达到直接解毒的目的。   2救治措施   2.1 自救阶段,可用手指压迫小舌,使之反射地引起呕吐,将胃中乙醇呕吐出去;如不呕吐者,可饮大量的凉开水1000~1500毫升后,再压迫小舌既可引起呕吐,从而达到自救的目的。   2.2 机械洗胃阶段,重度昏迷的乙醇中毒患者,应尽早采取清水洗胃,将胃中乙醇洗出,减少吸收,这是抢救成功的基础。洗胃时间可延长2.5小时,但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不洗胃,这给救治增加了难度,延长了疗程(最长三天,如误喝了甲醇抢救成功的希望太小)。   2.3 药物救治阶段   2.3.1 (1)兴奋期 : 为了静脉给药便于穿刺,可让家属按住手予利益静脉给药救治,最好是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加辅酶A 针200单位、三磷酸腺苷针40毫克、再加维生素C针3克,静脉滴注。一是营养心肌、保护心脏、供给能量;二是高糖在肝脏内氧化成能解乙醇中毒的物质,间接达到解毒目的;三是维生素C是血管保护剂,能增加血管的忍性,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预防脑血栓或脑溢血;四是维生素C能明显减轻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抑制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发展,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2]。(2)抑制期:肌注或静滴中抠兴奋剂,如苯甲酸钠咖啡因针(作用于大脑皮),盐酸钠洛酮针或盐酸洛贝林针(作用于延脑呼吸中枢)等,重度中毒可间隔肌注或持续滴注,但应采用两种作用部位不同的中枢兴奋剂交替使用,以免失误。对体质较弱者,还可给生脉(或参麦)针稀释后静滴,度过险期。   2.3.2 乙醇中毒的少数患者,可出现呕血、吐血,则应立即使用凝血剂或止血剂,如立止血针0.5单位2―4支或止血敏针1―3克加氨甲苯酸针0.1―0.3克,再加载体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以上剂量视病情而定)。同时使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针4―8毫克,加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毫升分次间隔内服,以止胃出血。   2.3.3 呕吐或自救呕吐及洗胃的患者,体液(胃液)营养物质及电解质丢失,应急时补液,供给基础代谢的能量外,还应适量补钾和水溶性维生素(欣维),以维持机体电解质的平衡。   2.3.4 摄入胃中的乙醇,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保护作用。使胃液及胃酸分泌增多,易产生溃疡和出血。(1)可使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针(0.4―0.8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毫升)稀释后静滴;(2)或使用质子泵制剂泮托拉唑钠针40毫克(或奥美拉唑钠针40毫克)加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毫升溶解后缓慢滴注,以阻断胃酸的分泌,预防溃疡形成或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出血。   3注意事项   3.1 乙醇中毒的患者,在兴奋期脾气大,肝火上亢,易爆怒,各种器官亢进,随年龄增大,个别患者如心脏扩张后、心肌无力收缩、血管破裂、脑血栓、脑溢血、胃出血等急易发生,一定要做到人性化治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