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我这一生就是搞钢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文荣“我这一生就是搞钢铁”

沈文荣“我这一生就是搞钢铁”   “今年是最辛苦的一年,赚钱却是最少的一年。”江苏沙钢集团(以下简称“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沈文荣一口浓重苏南口音的普通话,透着些许无奈和忧虑。  自金融危机以来,钢铁行业一直深处寒冬,处于全面亏损的边缘,但沙钢2012年仍然盈利,销售目标不减反增。2012年,是沈文荣带领沙钢进入世界500强的第四年,排名连年递升。  “人一生当中,只能做好一两件事。我这一生就是搞钢铁的。我不可能再跳出来,搞其他什么高科技。”沈文荣说,沙钢就是要围绕钢铁,搞好钢铁。  “没有铁矿石的地方不一定搞不好钢铁”  沙钢位于距上海不到两小时车程的张家港锦丰镇。这个小镇孕育了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却看不到充满科技与现代感的办公楼和西装革履的白领人群。  “有铁矿石的地方不一定能搞钢铁,没有铁矿石的地方不一定搞不好钢铁。”沈文荣说,  这里的人勤奋,愿意吃苦,这也是资源。  6点半,上班的人群已经熙熙攘攘。沈文荣以前保持着老习惯:每天在职工进厂时,在大门口迎候,有时也会当面给车间的班组长布置工作。每天早上7点的高层例会,沈文荣会准时到场。他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并不感到疲倦。  沙钢弥漫着紧张的生产氛围,工人一天24小时三班倒作业,行政人员早上7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周末不休息。除了沈文荣,沙钢所有高管都是几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按照沈文荣的说法,这样既节约了办公成本,有事情又可以迅速作出沟通和决策,效率高。  沈文荣以抠门闻名。他1.76米的敦实个头,有些发福,终年一身普通衣着。不管是什么公司的老板和什么级别的领导,沈文荣全部在公司行政餐厅里请客,菜式也很少换。出国考察,沈文荣不坐头等舱,而在国内出差,只要事情办完,无论多晚都要赶回沙钢。  沈文荣一直住在厂区70平方米的宿舍中,地板还是水泥地,其标准与普通职工宿舍绝无二致,至今还保留着用洗脸水冲马桶的习惯。“家里的家具,都很破的,连这个都不如。”沙钢集团工会副主席方礼清拍着办公室里一张略显老旧的椅子说。  沈文荣的学历是中专,但他的谦虚好学在国内外同行中是出了名的。他的办公室、家里,堆满了全球有关冶金的书籍杂志。  “野蛮生长”  在过去三十多年,当数不清的民营企业倒在创业的路上时,沙钢幸运地完成一连串的转型。  1975年,沙钢只是一个轧棉花小厂附属的小轧钢车间。1968年中专毕业后,沈文荣成为该厂的一名钳工。1984年出任厂长的沈文荣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到1988年,沙钢窗框钢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1988年底,沙钢积累了1亿多资金。沈文荣意识到新兴的铝合金和塑钢窗将很快淘汰窗框钢。几次赴国外考察和学习后,沈文荣决定把家底都砸进去,从英国购买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生产螺纹钢。  幸运的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迎来了基础建设高潮,沙钢投资3亿元的项目不到3年就全赚回来了。很快,1994年,沙钢搞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大拼盘”钢厂,他把德国最好的电炉、美国最好的轧机、瑞士最先进的连铸机、西门子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搬到了张家港。“钢铁厂一直需要技术改造,即使做到100岁也做不完,我现在要推动的事是要培养一批也喜欢钢铁的年轻人。”沈文荣说。  2002年的一次搬迁则成为沙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2002年沈文荣花了2.2亿元,买下了德国蒂森克虏伯的子公司霍施钢厂,将这座欧洲最壮观的钢铁厂整体从莱茵河畔搬到了中国扬子江畔。  仅到德国去搞拆卸工程的劳务签证就达1000多张。几十万吨的设备海运到沙钢万吨级码头时,千余人轮番上阵安装调试。2004年11月,流水线提前投产,沙钢产能跃升到1000万吨。当时武钢的董事长邓琪麟也感到惊奇:“老沈,你是怎么搞到1000万吨上去的?我那个1000万吨能力是几代祖宗用了几十年时间才传到我手上的。”  沈文荣还从世界知名的钢铁帝国米塔尔身上,看到另一条增长之路――外部并购。2006年起,沙钢先后收购了江苏淮钢、锡钢、河南永兴钢铁、常州鑫瑞特钢等,新增产能千万吨。“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成2000万吨,3000万吨?只有他们(国有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吗?应该看谁有实力,谁有潜力,来选择谁能做大做强。”  沈文荣做到了。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世界钢铁行业遭受沉重打击,但沙钢取得全面增长,以20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跻身美国《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也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草根”民企。  “在钢铁业,都是我们做出反应之后,别人才做出反应;等到他们做出反应时,我们已开始寻找下个机会。”沈文荣的成功,在于他“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就开始奔跑”。  沈文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没有准备在这个行业里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