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初德刑想探析
周初德刑思想探析 摘 要:周武王的军队占领殷都朝歌,统治了六百余年①的商朝灭亡,周朝由此建立。周朝建立之后,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巧妙地使用了“德”这个概念,将天与王权结合起来,为武王克商找到了合理依据,同时也为周王朝未来的统治提出了合理性规划。“德”以及德治思想的提出既体现了周人思想体系中天命思想的羁绊,也是人文精神萌发的开始。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周初;德刑思想;政治伦理;德治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071-03 周朝的兴起,殷商的灭亡使得殷末周初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与文化变革的重要时期,政权的更迭和思想的跃进促使中国政治伦理文化的主基调在这一时期形成。王国维先生曾对这一时期做过这样的评价:“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1]足以显示这一时期政治变革对未来我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产生的深远影响。历经六百余年沧桑的商王朝在风雨飘摇中衰败,小邦周为何可以代殷商行使王权,天之权威是否依然存在?道德的追问是周初统治者率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周王朝何以维护自身统治,周王如何调节与天,与祖先,与民,与旧殷民的关系[2]100-101?这些问题成为周初统治者们探讨的主题。 一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纣王实行专横统治,这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元老重臣受到排挤,纷纷引退,《尚书?微子》中记载“其长,旧有位人”,“吾家耄,逊于荒”。商纣王认为自己受命于天,可以肆意妄为,所以“好酒淫乐,嬖於妇人”(史记?卷三?殷本纪)为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致使民怨沸腾。商王在商朝建立之时就强调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君王,代“天”管理百姓,人们要服从“天”,也要服从殷王。然而,纣王暴虐的腐朽统治使得“天之权威”被怀疑,《尚书?微子》中说“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用以容,将食无灾。”百姓厌恶商王朝的统治,商朝的衰败和反商的骚动开始蔓延。商朝自身的腐朽统治带给了小邦周成长的机会,文王谨慎处理与商纣王的关系,取得了他的信任,被册封为西伯,在长年的征战中周得到了壮大,文王“修德行善”,使周达到了“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尚书?武成)的实力,武王继承文王遗志,继续以此治理周,周拥有了克商的实力。此时,商纣王依然认为“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商书?西伯戡黎)商朝最终在其统治下走向了灭亡。 商统治时期,“绝地天通”的神权垄断思想被统治者用来解释王权的合法性,然而,这种思想在殷末却被质疑。那么帝辛为何失去上天的庇护?周天子权力的合法性和已被打破的“天”之权威如何重新建立的问题成为周初统治集团率先需要解答的问题之一。周人在对待“天”的问题上承袭殷人,同样承认“天”“帝”是存在的,宣称周的王权也是上天赐予的,周人之所以可以代商行使王权,那是因为“天”不满商纣王的暴虐统治,因而将权力赋予了有“德”的周天子,这就是“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依据周公的理论,“天”之所以将王权转交于姬姓的周朝,那是因为商纣王违背天的意志,自身失德,最终失去了天的庇佑,殷朝政权也就此旁落。而周之所以快速崛起,则是因为周天子“敬德”。正是这一原因,周公把君主有没有道德同“天”是否把政权授予君王直接联系起来,由此向民众说明了周天子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合道德性。在训导武王弟弟姬封时周公曾说道:“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尚书?康诏)将“德”与王权结合,一方面可以向百姓说明周的王权顺乎天意,合理合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训导、警示和告诫周天子,要时刻记得商朝灭亡的教训,用“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正如周公所说:“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民”(尚书?康诏)。 二 周初的统治者从周代殷的过程中,看到了双方实力的消长,他们认识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从夏商得天命,夏桀、商纣失王命周人看到了政权更迭中统治者个人的行为和民心向背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周人在否定夏商“绝地天通”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德”的思想,周天子在统治中既要顺承天意,配德于天,也要体察民意,敬德保民。周王的德行和民意是“天命”的主导因素,“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王如何对待百姓,也就意味着如何对待“天命”。王国维先生曾说,周人“其所以祈天永命者,乃在德与民二。……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胥在于此”①。依据周公思想,君王要“配德于天”,夏桀,商纣之所以失王命,皆因“失德”。而商汤与周武皆得到了上天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