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证史,情入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诗证史,情入景

以诗证史,入情入景   【摘 要】文史相通,诗史相融。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唐诗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我国历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唐诗;历史教学;运用研究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尚书?q虞书》有言:“诗言志,歌咏言。”文史相通,诗史相融,以史入诗,自古以来便是我国诗词写作的优良传统。 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诗词作品不仅作为重要的史料出现在课本之中辅助教学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以杜甫、杜牧等为代表的大批咏史诗人。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叙或议、或考或评,为我们学习八年级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唐诗可以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一诗多用,灵活巧用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泪江汉身衰疾。   此诗创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杜甫寄居阆州,感于今昔变化,借忆昔表示对现实的忧虑和哀叹。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唐诗具有语言精练、生动、优美,学生读来富有节奏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趣。在新课导入中引用诗中开头3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寥寥几句,盛唐繁荣景象立马浮现在眼前。此时教师设问:此诗描绘的是唐朝哪一时期的景象?这一盛世是如何取得的?当时社会又繁荣到何等景象呢?我们就从今天所要学习的《唐的盛衰》中来寻找答案。用诗歌和设问,自然而然的过度到新课,激发学生主动探寻唐朝兴衰原因的主动性。   2.新课讲授探寻原因   杜甫作《忆昔》忆的是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其目的是在于鼓舞唐代宗致力于安国兴邦恢复往日繁荣,并不是为忆昔而忆昔。他希望国家一直能如开元盛世一般繁荣下去,期待盛世能够再现,并将希望寄托于后世君王。诗中展现了唐朝由极盛慢慢堕落直至战乱纷争的局面,教师设问:诗中展现了唐朝怎样的发展趋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为何唐朝会由盛转衰呢?引导学生到课本中去寻找转折点――安史之乱及其原因。   3.课堂小结感悟历史   此诗后半段描述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结合杜甫另一首诗歌《石壕吏》,以平实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极度渴望。从诗歌中感受当时情景,感知辛酸,感叹唐玄宗晚年统治的没落与衰败,启示学生以史为鉴。此时,也可让学生仿写一首五言或七言诗歌来表达此时自己的所思所感。   二、多诗共证,全面评价   课堂教学中可以引用的不同的诗词,启发学生的联想,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等综合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引用三首诗,让学生比较分析后自己得出结论。   《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从《忆昔》中学生可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到开元盛世的繁盛与兴旺,由此对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政绩有了一定的评价基础。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仍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做宰相;重视地方吏治,随时关注,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虚心纳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从《长恨歌》中,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的情景,使学生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是唐玄宗统治后期迷恋杨贵妃及宠信杨国忠,朝政逐渐混乱。   从《兵车行》中,杜甫以小见大,看到开边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田地荒芜,赋税沉重,“边庭流血成海水”,而玄宗的开边欲望还没有停止,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连年征战、不断开边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国库损耗巨大。   学生通过对这些诗词的分析及课本史实的学习已能充分体悟当时诗人的心路历程,感知百姓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