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淳化出土代梅母太孺人张氏墓志铭考
南京淳化出土明代梅母太孺人张氏墓志铭考 【关键词】南京;明代;张氏墓志铭;梅殷家族;葬地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摘 要】《梅母太孺人张氏墓志铭》是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的一篇重要遗文,未见录于其文集。墓志所记的相关资料,对于考订宁国大长公主和驸马梅殷的家世具有重要价值。张氏葬地所在的上元县凤城乡,是已知梅殷家族牛首山祖茔之外新发现的又一处葬地。 明代《梅母太孺人张氏墓志铭》近年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志盖已失。所存志文记载了梅母张氏的生平,虽铭文不长,但涉及到宁国大长公主和驸马梅殷的家世,可补史阙。更为重要的是,志文的作者是当时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该文未见录于李东阳文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主要从墓主生平及梅殷家世、梅殷家族葬地和志文所涉相关人物等方面,对该墓志略作考述。 一、墓志基本情况 《梅母太孺人张氏墓志铭》,石质,近方形,楷书23行,满行27字,凡515字。铭文局部漫漶难释,但基本可以通读(图一)。现录文并标点如下: 梅母太孺人张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讲、经筵官、兼修国史、长沙李东阳撰」 承德郎、尚宝司司丞、前中书舍人、直文华殿、江右陈书丹」 奉政大夫、修正庶尹、尚宝司卿、直文华殿、广平程洛篆盖」 梅母太孺人张氏,南京金吾右卫百户荣之仲女也。归梅公,讳让,为」宁国大长公主之孙,家世贵盛。公母王淑人意极钟爱,必得佳妇,遍择」名第,得太孺人。比入门,下上胥庆。越数年,生子俊,公遽捐馆。太孺人」顾俊泣曰:“我不难死,汝父以姑及子属我,我弗终事,安用见汝父于」地下?”每定省毕,端居教子,非大故不越堂阈以为常。淑人寿终,诸伯」叔皆析业。太孺人与子独居,躬执家务。俊甫冠,以」恩补国子生。太孺人督俾卒业,拜西城兵马副指挥,迎养京师。三载考」最,俊得」□□□□□□太孺人封焉。太孺人喜曰:“吾不负吾夫矣。”乃悉以家政」□□□□□□自娱。又数年,俊以捕盗功告,忽坐累失官。俊惧伤太」孺人□。太孺人谓曰:“祸福定数,固当顺受,顾安所归咎哉?”俊自始释」□□□□□□。成化辛丑春,太孺人疾。越数月,愈剧。七月五日卒,距」永乐辛丑八月□□,寿六十有一。惟俊一子,娶张氏,锦衣卫千户通」□□□□□□□□?L聘于」光化郡王□□□□在室。俊卜用十二月廿六日,合葬太孺人江宁凤」城乡□□□□□侄孙纯方举进士,居京师,实述事状。称太孺人章」含颦发,□□□严。内则睦亲抚幼,旁及族姓,纯其一也。俊将归,衰」□□,请予□铭曰:“待此以归我太孺人!”乃为作铭。铭曰:」 □不失身,难不尤人。吾人实难,孰谓妇仁。 二、关于墓主生平及梅殷家世 志载墓主张氏为南京金吾右卫百户张荣次女,生于永乐十九年(1421)八月,卒于成化十七年(1481)七月五日,享年61岁。其夫梅让“为宁国大长公主之孙,家世贵盛”。他英年早逝,临死前将其母王淑人和子梅俊托付给张氏。其后张氏勤勉持家,安家立业,直至王淑人离世。 宁国大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次女,洪武十一年(1378)下嫁驸马梅殷。梅殷,淮南侯梅思祖之侄,曾深受明太祖宠爱。太祖驾崩前,曾将建文帝托付给梅殷。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率师南下。建文帝命梅殷镇守淮安,梅殷悉心防御,号令严明,终寡不敌众,永乐三年(1405)十月,梅殷溺死于笪桥下。明成祖派人抚恤,谥号“荣定”[1]3663-3664。 志载,张氏之子梅俊“甫冠,以恩补国子生”。古代男子“二十而冠”,“甫冠”应指虚龄二十岁。《明英宗实录》《南雍志》载,天顺三年(1459)夏六月,宁国大长公主曾孙梅俊入监读书[2]6423,[3]145。明朝国子监分有南、北,《南雍志》的相关记载表明,梅俊求学于南京国子监。明代监生制度比较复杂,“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 [1]1676。梅俊因得皇帝恩准,应属于荫监中的恩生。由梅俊甫冠之年入国子监读书可知,他应该出生在正统四年(1439)前后。又志称张氏婚后“越数年,生子俊,公遽捐馆”,则可进一步推定梅让死于正统四年(1439)后不久。 “三载考最,俊得□□□□□□太孺人封焉。”张氏“太孺人”封号应是在其子梅俊担任西城兵马副指挥时因政绩卓而获,张氏遂为梅俊迎至“京师”孝养。此“京师”应指北京,而明北京西城兵马司,据今人所考,应在今咸宜坊[4]。不久,梅俊因捕盗案件遭弹劾,失去官职。张氏则以“祸福定数,固当顺受”来劝慰梅俊,显示其身为一家之长宠辱不惊的风范。 志载张氏之夫梅让“为宁国大长公主之孙,家世贵盛”。梅让没有世袭职位,显然不是嫡长子,而其祖梅殷共有三子,那么梅让之父又是哪一位?史载,永乐三年(1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