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蚕环境污染严重原因及对策
养蚕环境污染严重原因及对策 摘要 环境污染严重将制约蚕桑产业的发展,对养蚕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安全养蚕的对策,以期促进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养蚕;环境污染;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91-01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既是蚕桑大农村的传统产业区,又是秀洲区蚕桑重点产区,也是杭嘉湖地区的典型粮桑混栽区,桑园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由于环境被污染而导致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的现象常有发生。2006年全镇饲养中秋蚕种7 860张,因农田大面积施用农药造成养蚕环境污染而损失蚕种1 645张,平均产蚕茧24.8 kg/张;在蚕桑比重较轻的新塍镇新农片4个村,中秋蚕种2006年比1999年减少76%,到2012年这4个村中秋饲养量不到100张,而整个新塍镇2012年饲养的中秋蚕比1999年下降78%。 1 养蚕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1.1 农药污染养蚕环境 1.1.1 农田治虫农药种类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有机磷农药为主,90年代开始用有机氮和除虫菊酯杀虫剂,主要品种有杀虫双、杀虫单及其复配剂和菊酯类杀虫剂,杀虫单属沙蚕毒素类农药,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对蚕桑生产危害大,经常于4~5龄蚕中毒。最初症状不明显,最后造成吐乱丝、平板丝和不结茧发生。市场上有 18%杀虫双、多效朴虱灵、久效朴虱灵、杀虫单、杀螟2000(95%杀虫单)等,在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与稻飞虱发生时大量使用。 1.1.2 农药用量逐年增加。据近3年来对农资供应点和农户调查,农药供应使用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据在新塍镇镇东农资经营部了解到2005年进货农药9.15万元;2006年11.44万元;2012年15.48万元,而农户沙家浜村一农户0.61 hm2水稻田2005年用农药成本1 037.40元/hm2,2006年1 128.75元/hm2,2012年1 352.70元/hm2,农药成本增加30.39%。 1.1.3 田间用药次数频繁。从植保部门了解到,每年晚稻7月初至10月初每20 d左右就有1次田间普治,虫害多发年份还要增加用药次数;虫害大发生时在增加用药次数的基础上,还要增加用药量,提高使用浓度。如2012年部分害虫大发生,农户用药防治次数明显增加,农技部门的农药配方使用剂量也有较大增加。据对沙家浜村20户农户调查,2012年平均农药使用次数9.2次,最多的12次,最少的7次(未包括前期除草用药),平均10 d治虫1次。如此频繁地使用农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1.1.4 喷雾机械优化带来污染。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集中,在新塍镇承包种田3.33 hm2以上的大户就有90多户,致使在治虫作业上,由原来的背负手动喷雾机,替换成机动高压喷雾机,使喷雾量大、喷雾距离远,造成直接污染范围面扩大。如2012年晚秋蚕期:新城街道一种田大户在9月29日用高压机械喷雾器治虫,导致一条小河对面约20 m之外的陡门村8户养蚕户0.8 hm2桑园受到农药污染,造成16张蚕种中毒死亡。类似这种利用高压泵治虫造成蚕中毒事故发生的近年来明显增多。 1.1.5 农药使用习惯难以改变。除了种田大户购置使用机动喷雾器之外,绝大部分是种植面积较少的散户,还是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并且大部分利用早、晚在露水期间施药,求高浓度、快速度,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更没有掌握在害虫发生盛期施药,致使有些农民认为害虫“越治越多”,从而连续用药,造成重复污染。 1.2 桑园治虫污染桑叶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日趋加重,早秋蚕饲养每年有20%户颗粒无收。从2004年开始停止饲养早秋蚕,夏蚕种也只有19%养蚕户饲养,因此从春蚕结束至饲养中秋蚕有3个月的间隔。在这段时间里,桑园害虫发生时间长、品种多、频率高,特别是桑螟、桑蓟马等害虫,世代重叠,面广量大,为害严重。如不进行多次治虫,就会出现虫抢桑叶吃的现象。因此,每年7―8月要进行4次以上的治虫。有些农户为了减少治虫次数,采用高毒、残效期较长的甲胺磷等农药进行桑园治虫。如2006年新庄村12组部分养蚕户,在7月底至8月初用甲胺磷治虫,治虫后连续34 d晴天无雨,导致中秋蚕大蚕用下部叶片,造成蚕中毒情况发生。另外,由于千家万户养蚕,治虫时间难以统一,桑园使用治虫农药品种随意性较大,施药观念落后,认为浓度越高、剂量越大越有效,导致桑叶农药残留大,中毒较深的蚕食叶后吐水乱爬,最终死亡。中毒较轻的蚕一般不会表现明显的症状,长期食用这些低残留毒叶,就会出现微量农药积累性中毒,老熟后往往会出现吐乱丝、吐平板丝,结薄茧或不结茧等症状。 1.3 砖瓦厂等企业的有毒物质污染 20世纪8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反渗透计算,输入参数可自动计算.xlsx VIP
- 2025小红书保健行业白皮书.pptx VIP
- 字词梳理及运用-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pdf VIP
- 大班幼儿叙事讲述能力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docx VIP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学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VIP
-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规范ppt课件.ppt VIP
- 泰伯智库-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白皮书(2025).pdf
- 高密度沉淀池计算,输入参数可自动计算.xlsx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Unit-5-含答案.docx VIP
- 会计职业道德(第2版) 习题答案 王红云 .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