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卜宪群秦汉僚制度抄袭问题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抄袭问题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以下简称“卜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的一种,书前附有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岳庆平、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荣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孙家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辛德勇研究员的鉴定意见。岳庆平称:本书“对推动秦汉史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张荣芳说:“本稿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研究的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孙家洲则认为,本书对三公九卿制的产生、文吏与儒生的融合等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创新”。辛德勇也认定本书“在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但是,仔细阅读之后,发现与诸位教授所说的相反,本书不仅贡献不多,而且存在十分明显而严重的抄袭问题。有些部分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抄袭,更多的是袭取他人的观点而对原作者只字不提,从而将他人的研究成果窃为己有。以下将笔者在第四章、第六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三节中发现的抄袭问题依次胪列,公诸世人。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一
卜书第四章“秦汉三公九卿制度探微”的许多观点实际上是抄袭香港学者徐复观的研究成果。关于三公九卿的来源与变化,徐复观在几十年前就有充分的研究,《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汉代一人专制政治下的官制演变”中专设有“三公九卿在历史官制中的澄清”一节(香港新亚研究所1972年版,此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简称“徐著A”),另外在《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此据《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徐著B”)“二、以官制表达政治理想的思想线索”中也有讨论。此外,卜书还抄袭了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以下简称“彭著”)。
关于《周礼》三公的考证,彭著第198页第2行:
“《周礼》中自有司徒、司马、司空,则三公绝非‘三司’。”第197页第1~2行:“如按今文说,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则??卿中地位最尊的冢宰反不为公,这是悖于情理的。”
卜书第107页第5~7行亦“解释《周礼》中的三公问题”称:
“《周礼》中有司徒、司马、司空(冬官),可见《周礼》中所云三公非指这三职,即使指这三者,那么六卿中最尊的冢宰何以不为三公?于情理不通。”
关于《周礼》中三公的地位,彭著第195页第2~4行:
“在《周礼》的政权构架中,爵秩最高的是三公以及六卿,《春官?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可见,他们的地位尊于百官。”
卜书第107页第14~15行:
“但是由于西周无三公制,故作者只能按当时的通行说法,给予三公很高的地位,如《周礼?春官?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可见地位尊于百官。”
按:上引卜书与周著不仅观点相同,甚至有些措词也一仍其旧,如“悖于情理”做“于情理不通”,而“地位尊于百官”竟然完全一致。尤为拙劣的是,卜书抄袭彭著观点时,对彭著只字不提,但在下文中(第107页第24~25行)说到三公与三老关系时,却又称“有些学者将三公视为以秦汉三老为模式而设计的制度,恐与史实不符”,并以彭著入注。手法拙劣,迹近下流。
卜书本章中抄袭最多的是徐著。关于“三公”一说出现的时间,徐著B第215页第8行:“三公一辞的出现,不能早于战国中期。”徐著A第123页第11~25行:“三公这一名词的出现,应在春秋之末……这可证明此一观念(指三公――引者)在战国中期已经传播开了。”
卜书第108页第17行则在“三公学说的产生及其发展”目下开头就理直气壮地称“关于三公的学说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全然当作自己的发现。
关于“公”的含义,徐著A第122页第10~20行:
“卜辞中有‘三公’一辞,指的是先王先公而非爵位名称……周初有公爵,但并无以三为限定而称为‘三公’的官制。”
卜书第105页第11行:
“甲骨文中已出现‘公’字,但系亲属称谓,与官制无涉。”
关于“三”的意义,徐著B第214页第24行~215页第2行:
“到了《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三才)之道也’,《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三材之道也’及《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则三字很明显的概括有天道、地道、人道的三才的特殊意义。”
卜书第109页第22行~110页第1行:
“因此‘三’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虚数,也有其特定的概念。如古老的《易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体系培训专项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 超细镁铝尖晶石粉体制备及在钢中冶金行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VIP
- 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研究.doc VIP
- 气管切开护理ppt课件(最新完整版).pptx VIP
- 镁铝尖晶石的制备.doc VIP
- (正式版)-B 11291.2-2013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第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docx VIP
- 一种利用正硅酸乙酯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pdf VIP
- ISO22716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准则.pdf VIP
- 一种超纯硅酸钠的制备方法.pdf VIP
- 一种高纯正硅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和生产系统.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