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忠回在包头
吴忠回商在包头 摘要:民国时期,宁夏吴忠回族商业开始快速发展,一批诚实、守信、能干的回族商人脱颖而出。昊忠回商将宁夏的土特产品运往包头,再转运到绥远、张家口及京津等地。然后将京津地区购进的绸缎布匹、日用百货、金银首饰等运到包头,再驮运到吴忠等地销售。吴忠回商是一种黏合剂,它黏合着昊忠经济发展与包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昊忠与包头的经济互动。昊忠回商,沟通了昊忠与外界的物资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近代吴忠回族经济和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宁夏吴忠;回商;包头;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7.8“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09)03-0096-08 宁夏吴忠地处水陆要冲,道路四通八达,自古就因得水旱码头之利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回乡商埠,是西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北魏年间,在吴忠境内所置薄骨律镇,为北方重要军事重镇,是北魏的水陆交通中心。唐代北方地区的11条交通干线中,灵州就有7条。朔方节度使所领的水陆运转使、六城水运使,掌管整个河套地区的水陆交通,灵州成为关内北部的水陆交通中心。特别是“丝绸之路”灵州一西域道的开辟,既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济发展,又促使了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宋代,灵州地区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宋50万大军进攻西平府就是例证。李继迁曾请求宋朝解除边禁,设立集市,互通贸易。党项诸部,都竞相到灵州以牛马进行交易。 元朝时期,宁夏境内有3条驿道,其中之一就是灵州至西域道,此道贯通宁夏中部。明代,宁夏镇经灵州南下关中的驿道成为重要的交通干线,是宁夏镇军事供应和军机文书、官员往来的必经之路。 清朝同治年间,金积堡回民起义后,清王朝为了恢复秩序,笼络民心,在这一地区采取了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鼓励当地地主和官僚向商业方面发展,并在吴忠堡内进行城镇街面建设,恢复集市,建立“四行”“八市”,设立经纪牙会等。接着就有一批批陕、晋、豫乃至江南等地工商业者和手工业者来到这一地区,或开办店铺经营批发零售,或雇工开办作坊,生产商品,后来发展到开办工厂。本地的地主豪绅也纷纷进堡开设商号,使吴忠一带商贸活动日趋活跃繁盛,逐渐成为宁夏乃至黄河中上游的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并且第一次有了商品生产。这次起义后,本地回族被迫迁移到生存条件最差的地方。为了生活,回族开始利用吴忠的经商环境,逐步发展起来,回族由此成为这块土地上新生产力的代表者,吴忠也由此逐渐成为一座以回族为经营主体的民族商贸集镇。 民国时期,吴忠回族商业开始快速发展,一批诚实、守信、能干的回族商人如李凤藻、马五洲、马月坡、何义江、马汉武、丁生魁等脱颖而出。这些吴忠回商将宁夏的土特产品如羊毛、羊皮、大麻、枸杞、药材等运往包头,再转运到绥远、张家口及京津等地。然后将京津地区的绸缎布匹、日用百货、金银首饰等运到包头,再驮运到吴忠等地销售,更重要的是把京津地区的思想观念、经济方式带回当地,促进了吴忠与东部地区的物资和文化交流,回族和汉族的交流和沟通,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了西北地区回族经济快速融入国际市场体系中,提升了回族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本文所论述的吴忠(辖灵武、吴忠堡和金积堡)的回族商人,时间为民国时期。 吴忠回商的成长 清代民国时期,吴忠堡拓展街市,初具规模,逐渐成为辐射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民国12年(1923年)京绥铁路开通后,吴忠的商人(主要是当地回族商人)利用黄河水运,转铁路贩运天津。秦坝关、枣园、古城湾渡口即为当时著名的渡口。宁平公路穿越境内,银川至吴忠的区间运输线,始终为宁夏境内最繁忙的运输线。吴忠的商业集市形成了南北对进四面开通之势。 《朔方道志》记载:“吴忠堡市数十处,逢三六九交易,逢集市至者骈肩累足,商贾云集,极为繁盛。”吴忠成为宁夏有名的商贸中心,在宁、甘、青、绥、京津一带颇有名气。而吴忠回族商人自明清以来,为吴忠的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 清光绪末年,吴忠地区先是由山西商人开设了几家铺面,分别是“自立忠”、“自立长”、“天心协”、“自立兴”等。它们当中资金较大的“自立忠”约有五六千两白银,其他约有资金二三千两。吴忠回族商人民国初年创办的商号,规模较大的商号有“天成和”(李姓)、“福顺安”(马姓),约有资金3000多两白银;“万生财”(牛姓)、“永兴隆”(白姓)有资金2000多两。当时这些商号也都从陕西、甘肃、包头等地进货,运些粗杂货供应人们的生活需用,也因交通不便发展缓慢。当时山西几家商号均因发展困难而在民国10年(1921年)前相继关门,就剩吴忠本地回族几家继续营业。 据旧商会不完全统计,资金在20万以上的有两家,“天成和”有流动资金20万元以上,还有包(头)绥(化)吴(忠)等地房产200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