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拟序结构离心泵内空泡运动规律研究
基于拟序结构离心泵内空泡运动规律研究 摘要:从近壁区湍流拟序结构出发,研究离心泵内的空泡运动规律。首先利用空泡的Morrison方程得出了近壁区法向运动速度,然后基于拟序结构推导出了空泡在“扫掠”情况下的流向速度,最后用两个速度得到了基于近壁拟序结构的离心泵内的空泡对叶轮壁面的冲击角。研究表明离心泵内正是由于近壁区拟序时的“扫掠”作用造成了沙粒对叶轮壁面以小角度的冲击破坏,这与前人的试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近壁区湍流;拟序结构;离心泵;空泡;空蚀;扫掠 中图分类号:TV1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流体机械工程领域中,通过研究空泡等异质颗粒在壁面拟序结构下的运动规律,从而指导人们采取措施(如壁面加肋条、边界层入口加扰动、大涡破碎等)来改变近壁区拟序结构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从而达到减轻颗粒对壁面的磨蚀破坏作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和一项较前沿的研究课题。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刻揭示空蚀、磨损的发生与发展的内在机理、规律,为在工程应用中实现抗空蚀、磨损提供一项新技术、新工艺。 1 空蚀的破坏机理 空蚀或称汽蚀,是流体机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空蚀仅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受到空蚀作用的材料其宏观表现形态为过流表面出现针状小孔、小麻点,呈蜂窝、海绵状。空蚀破坏的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与理论。目前主要的空化剥蚀机理主要有下述两种:空泡溃灭压力冲击论和微射流论[1]。空蚀从形成过程上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水流中或边壁表面裂缝中存在气核,当局部压力降低时,气核迅速增长成为空泡。空泡被带到高压区后,由于高压作用使空泡破裂,形成高速微射流冲击壁面或是空泡受水流作用被带到壁面直接撞击壁面,形成水锤作用。这使固体表面受到剥蚀。因此,形成空蚀大体需要4个水流条件[2]:(1)水中含气核;(2)要有低压区;(3)气核增长形成的空泡要带到高压区;(4)空泡溃灭要在边壁附近。 以上后3个条件与水流内部结构有关,第4个条件直接与湍流的近壁区拟序结构有关。 2 近壁湍流的拟序结构 6 结论 本文针对小粒径的空泡,利用拟序结构的观点来分析离心泵内空泡的运动规律。研究表明,在湍动状态的水流中,空泡对离心泵叶片壁面的冲击在泵出口处始终以较小角度的微切削破坏为主,角度在大约11°~12°范围内变动,这与Corino等前人的观测结果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寿.水泵汽蚀及其防护[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7.(SUN Shou.Cav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Pump[M].Beijing: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ess,1987.(in Chinese)) [2] 梁在朝.工程湍流[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LIANG Zaichao.Engineering Turbulence[M].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9.(in Chinese)) [3] Kline S J,et al.The Structure of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J].J.Fluid Mech,1967,30:741773. [4] 何国庚,梁柱.平壁对空泡运动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8,13(4):447453.(HE Guogeng,LIANG Zhu.Effects of Flat Wall on Bubble Motion[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1998,13(4):447453.(in Chinese)) [5] 是勋刚.湍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SHI Xugang.Turbulence[M].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Press,1994.(in Chinese)) [6] 邓军,杨永全,沈焕荣,等.水流含沙量对磨蚀的影响[J].泥沙研究,2000,(4):6568.(DENG Jun,YANG Yongquan,SHEN Huanrong,et al.Influence to Abrasion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J].Journal of Sendiment Research,2000,(4):6568.(in Chinese)) [7] 林建忠.湍流的拟序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LIN Jiangzhong.Coherent Structure of Tu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